近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诈骗手段悄然兴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骗子通过频繁拨打家中电话,收集受害者的语音样本,利用AI技术进行声音克隆,实施精准诈骗。这种新型诈骗手段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还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造成了巨大威胁。警方提醒公众,应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湖北黄石一位老人接到“孙子”的紧急求助电话,因声音与本人高度相似,老人信以为真,最终被骗走两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诈骗团伙通过AI技术模拟受害人亲属的声音,利用亲情攻势实施精准诈骗。骗子实施骗术的过程是:先通过频繁拨打家中电话,以收集声音,而后再对相关“干音”进行AI克隆,接下来便是“精准诈骗”环节了。
类似案件在全国范围内频发。据警方透露,骗子通常选择在深夜或清晨拨打家中电话,以避免被家人察觉。他们通过不断拨打,试图获取清晰的语音样本,以便进行AI语音克隆。一旦收集到足够的声音样本,骗子便会利用这些声音进行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紧急情况为由要求转账或提供其他信息。
这种诈骗手段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利用了人们的情感弱点。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对新技术的不熟悉,更容易受到此类诈骗的影响。骗子往往以“孙子”“儿子”等身份出现,利用亲情牌进行心理操控,使受害者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判断。
警方提醒,接到类似电话时,应保持冷静,通过多问细节或回拨核实身份,避免上当受骗。例如,可以询问对方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或者直接回拨确认身份。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亲情暗号等方式,增加诈骗的难度。
然而,目前的技术手段使得这种诈骗更加难以防范。骗子不仅可以通过电话收集声音,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语音样本。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信息,进一步完善AI语音克隆的效果。
为了应对这一新型诈骗手段,警方呼吁公众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同时,建议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开发相关技术,识别高频沉默来电,防止诈骗电话的传播。
此外,法律层面也需要加强打击力度。目前,AI语音克隆技术的滥用已经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威胁。警方建议,对于协助诈骗的行为,应依法严惩,以形成震慑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诈骗手段并非孤立存在。近年来,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例如,有报道指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频繁拨打家中电话,试图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甚至进行勒索。而另一些诈骗者则通过更换不同声音的方式,迷惑受害者,试图达到诈骗目的。
面对这些新型诈骗手段,公众应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例如,可以设置电话备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在接听陌生电话时,应多问几个问题,确认对方身份;对于可疑电话,应及时报警或向相关部门举报。
AI声音克隆技术的滥用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隐患。骗子通过频繁拨打家中电话收集声音,实施精准诈骗,给许多家庭带来了财产损失和心理创伤。警方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防范,共同守护家庭安全。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