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回应带儿子游41国英语零进步,见证地球的广袤与世界的多元最重要

2025年07月01日 11:19:27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在四川成都,一对夫妇耗资50万元,历时500余天,携5岁儿子骑行环球41国,引发网友热议。他们从沙特出发,穿越沙漠、雨林,最终抵达南极,见证了地球的广袤与世界的多元。然而,这场看似意义非凡的旅程却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儿子在旅途中英语并未取得任何进步。对此,父亲李先生回应称:“家长要把这件事情赋予太多意义,其实孩子能平安、有这段经历就够了。”

  李先生一家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挑战。他们曾在沙漠中扎营,目睹了南极的企鹅,还在雨林中遭遇了巨蚁的叮咬。这些经历无疑丰富了孩子的视野,也让他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了锻炼。然而,与外界期待的“学外语、开阔眼界”不同,李先生更看重的是孩子在旅途中的成长与健康。他坦言:“5岁的孩子太小了,根本什么都记不住,很难感知诗与远方的壮阔美好,不过是父母借孩子之名自我满足罢了。”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持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孩子能不能记住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陪伴,一家人共同经历的欢笑与泪水,已然是生命中珍贵的经历。争议的背后,折射出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当下,许多家长总想让孩子的每次游玩都产生“意义”,在游乐场看到英语招牌就要考考孩子怎么念,去一趟海洋馆一路上念叨着回来要写作文,仿佛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承载着“必须学到什么”的压力。

  李先生的观点代表了一种回归教育本质的思考。他强调,生命的成长本就不该被量化考核,“在路上”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收获。5岁的孩子或许的确记不住什么事,在外国玩了500多天,英语也没有进步,但那又怎么样呢?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早已化作他成长中无形的养分。穿越沙漠时摸到的滚烫沙粒、南极企鹅憨态可掬的模样、雨林中与巨蚁“偶遇”的惊险,不同肤色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这些鲜活的体验,会在孩子心底埋下好奇与探索的种子,化为他未来追寻梦想,面对挑战的底气。

  李先生一家的旅程也引发了对亲子关系的深刻反思。在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急功近利,忽视了陪伴与体验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旅行中都能学到知识,却忽略了孩子需要自由探索和成长的空间。玩其实可以纯粹一点,允许孩子在沙滩上发呆,在草地上打滚,沉浸在玩的快乐之中,潜移默化地拓宽视野,自然而然地唤醒求知欲。

  事实上,教育本该如此简单。不需要讲太多大道理,也不需要处处都是“起跑线”,和孩子一起走在共同成长的路上,就是最好的教育。李先生夫妇能够不打卡、不上班,放下一切俗世纷扰,带孩子看世界,这样的经历当然令人羡慕,但更令人羡慕的,是这种“无目的”的平和心态。

  在教育理念日益多元的今天,李先生的选择无疑为家长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意志和视野的拓展。正如他所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创造这些‘无目的’的时刻,让孩子知道生活不只有作业和补习班。”

  环球骑行41国,5岁男孩英语零进步,这一事件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探讨。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意义”的同时,不要忘记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与体验。正如李先生所言:“我们都能平安,有这段经历就够了。”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