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已被冻结4.9亿股权,万达集团债务危机持续发酵

2025年05月27日 07:33:27  来源:综合
 

  近日,天眼查显示,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所持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管集团)的股权再次被冻结,涉及金额达3亿元,冻结期限自2025年5月8日至2027年5月7日,执行法院为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法院。此前,王健林所持大连万达集团、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万达体育有限公司、珠海万达锐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股权也已陆续被冻结,累计被冻结股权金额已增至约4.9亿元。这一系列冻结事件标志着万达集团的债务危机进一步升级,也引发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

  万达集团自2023年以来已陷入持续的资产抛售浪潮。据公开信息,2023年至今,王健林已出售10座万达广场,2024年中期,万达商管的债务高达1300多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达300多亿元。2025年,万达集团加速资产剥离步伐,仅5月份就传出出售48座万达广场的消息,涉及金额巨大,且被冻结股权的规模持续扩大。这一系列操作被市场解读为“断臂求生”,旨在通过出售核心资产缓解现金流压力,但短期内难以扭转债务高企的局面。

  王健林的股权冻结与万达集团的债务困境密切相关。根据2025年2月13日的报道,王健林的银行存款和股权均被冻结,涉及金额高达19.5亿元,其他财产也被查封或扣押。尽管官方未明确债务纠纷的具体原因,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万达商管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债务压力巨大,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堪忧。2024年上半年,万达商管的财务资金仅为115亿元,远低于一年内到期的300多亿元债务。

  为应对危机,王健林采取了多项举措。2023年12月,万达电影的剩余51%股权被出售给上海如意,背后投资者包括腾讯和柯立明。2024年,万达商管引入太盟投资集团(PAG)进行重组,但进展缓慢,新平台的注资尚未明确。此外,王健林还通过出售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49%的股权,获得22.82亿元资金,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4亿美元债务。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根本缓解万达的流动性危机,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其股权被冻结的风险。

  王健林的股权冻结不仅影响其个人资产,也波及家族企业。2025年2月,王思聪的股权因万达债务问题被冻结,引发公众对其家族企业命运的担忧。此外,融创、苏宁和永辉超市等合作伙伴也对万达索要巨额债务,累计金额达95亿、50.4亿和36亿。这些债务压力迫使王健林不得不频繁出售资产,但万达的控制权和品牌价值正被逐步稀释。

  面对困境,王健林仍坚守三条底线:不烂尾、不欠薪、不坑投资人。尽管万达集团的市值和影响力大幅缩水,但王健林表示,将通过资产重组和战略调整,争取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然而,市场对其能否成功“破局”仍持怀疑态度。2024年9月,万达商管的存续债券规模为69.02亿元,其中18.78亿元将在一年内到期,境外债务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王健林的股权冻结事件也折射出中国地产行业的集体困境。万达集团并非孤例,其他房企如恒大、碧桂园等也面临类似债务危机。王健林的遭遇成为行业缩影,其“拆雷”策略虽显决绝,但也暴露了地产行业转型的艰难。2025年,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收紧,万达的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将成为长期课题。

  未来,万达集团能否摆脱债务泥潭,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新的融资渠道和业务增长点。目前,王健林正积极寻求与太盟投资、腾讯等资本的合作,但进展缓慢。此外,万达文旅产业的股权冻结也表明,其多元化战略面临挑战。若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债务重组,万达的“瘦身”之路恐将更加艰难。

  综上所述,王健林被冻结4.9亿股权的事件,不仅是个人资产的缩水,更是万达集团债务危机的集中体现。在行业下行周期中,王健林的“断臂求生”策略虽显魄力,但能否扭转乾坤,仍需观察其后续的资产处置和战略调整成效。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