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安徽一位老人因免密支付功能误操作而购买了550只小鸡仔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该老人在网购时无意中下单,花费790元购买了10箱小鸡仔,直到收到货物后才发现这一错误。由于商家明确表示“活物不可退货”,这些小鸡仔目前只能暂时养在亲戚家的鸡棚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家庭和社会的热议。
这起事件的起因是老人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时,不小心点击了“确认购买”按钮,导致一次性支付了790元的货款,而这一金额正好是购买10箱小鸡仔的总价格。当事人女儿朱女士表示,老人并不熟悉网购操作,平时也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支付,因此这次误操作显得尤为意外。
事件发生后,朱女士第一时间发现并联系了卖家,但因商家规定“活物不可退款”,这笔交易无法撤销。目前,这些小鸡仔被暂时安置在亲戚家的鸡棚里,等待进一步处理。朱女士表示,她已经建议父亲关闭手机上的免密支付功能,以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家庭内部的讨论,也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担忧。许多网友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免密支付功能虽然为用户提供了便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因误操作而遭受经济损失。例如,有报道指出,不少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财产损失。
免密支付的便利性与风险并存。一方面,它简化了支付流程,提升了消费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的不熟悉,他们容易因误触或误操作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有老人因误点“确认支付”而购买了大量商品,甚至被诱导开通自动扣费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频繁扣款。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家庭成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指导,帮助他们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并关闭不必要的支付功能。例如,关闭免密支付功能的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在手机的“支付设置”中找到免密支付选项,将其关闭即可。此外,子女还应定期检查父母的账户交易情况,确保资金安全。
这起事件也提醒了公众,尤其是老年人,要提高警惕,避免因误操作或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呼吁相关平台加强对免密支付功能的提示和管理,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纠纷。
目前,老人一家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包括将这些小鸡仔出售或转养给他人。朱女士表示,虽然这次事件让她感到有些无奈,但也希望通过这次经历,提醒更多人关注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潜在风险。
这起事件再次凸显了智能设备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