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8名法官一致裁定其严重违反宪法和法律,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成为继朴槿惠之后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遭罢免的总统。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当日上午宣读裁决书,宣判过程通过电视直播向公众公开,尹锡悦本人未出席现场。根据韩国法律,该国须在60日内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以填补权力真空。
此次弹劾案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以“应对政治僵局”为由宣布实施紧急戒严令,并动用军队封锁国会、搜检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甚至下令逮捕法官,引发舆论哗然。国会随后指控其行为构成“叛乱罪”和违宪,并于12月14日以204票赞成通过弹劾动议案,尹锡悦的总统职权随即暂停,由国务总理韩德洙代行。此后,宪法法院启动长达三个多月的审理程序,重点围绕戒严令的合法性、尹锡悦是否滥用职权等核心争议展开。
弹劾审理期间,国会弹劾委员团多次强调尹锡悦“缺乏守护宪法的意愿”,其颁布戒严令、动用军队等行为已严重破坏三权分立原则。尹锡悦方面则辩称戒严令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措施”,并指责在野党借弹劾“夺权”。然而,宪法法院最终认定其行为构成“系统性违宪”,尤其强调戒严令缺乏法律依据且未经国会批准,导致国家陷入混乱。
尹锡悦的政治危机在弹劾程序启动后持续发酵。2025年1月15日,他被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逮捕,成为首位在任期内被羁押的韩国总统。检方指控其涉嫌“内乱罪”,若罪名成立可能面临长期监禁。尽管尹锡悦律师团以“调查非法”为由拒绝配合,但国会仍通过多项决议推动对其本人及亲属的司法调查。
尹锡悦的罢免标志着韩国政局进入高度不确定阶段。分析指出,60天内的大选或将引发朝野激烈博弈,共同民主党等反对党可能借势扩大影响力,而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则因内部矛盾面临分裂风险。此外,尹锡悦的“强硬外交”路线可能随政权更迭调整,朝鲜半岛政策、对美关系等议题或成为选举焦点。
此次事件亦被视作韩国民主制度的又一次严峻考验。自1987年民主化以来,韩国已有卢武铉、朴槿惠、尹锡悦三位总统遭弹劾,暴露出总统权力过度集中与制衡机制不足的深层矛盾19。宪法法院的裁决虽维护了宪政权威,但社会对立与民众对政治精英的信任危机短期内难以消解。
随着尹锡悦时代落幕,韩国各界关注宪法法院能否在后续审判中厘清其法律责任,以及新政府如何修复社会裂痕。国际社会亦高度关注这一东亚重要盟友的政局走向,担忧其外交政策连续性及地区稳定。尹锡悦的命运最终将由司法裁决定义,而其政治遗产已注定成为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又一警示。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