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引发“中国行动计划”死灰复燃担忧

2025年03月31日 09:06:23  来源:综合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2025年3月28日对印第安纳大学的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及其妻子的住宅进行了突袭搜查。此次行动引发了外界对美国政府“中国行动计划”可能死灰复燃的担忧,同时也让华裔学者群体再次面临调查与歧视的阴影。

  王晓峰教授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知名学者,曾担任印第安纳大学安全与隐私研究中心主管,主持过多个重要研究项目。然而,他目前已被从卢迪学院的网站上删除,且其个人简历信息也已从印第安纳大学发布的研究生课程安排中被移除。这表明,王晓峰教授可能已不再担任该职位。

  FBI发言人克里斯·巴文德(Chris Bavender)通过短信确认了此次行动是基于法院授权的执法行动,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王晓峰及其妻子的住宅被搜查后,外界普遍猜测,这可能与美国政府近年来针对中国籍学者和研究人员的“中国行动计划”有关。该计划自2018年启动,旨在通过司法手段打击被认为涉及“窃取美国信息”的中国公民。尽管拜登政府于2022年宣布终止该计划,但其影响仍在持续,许多学者和留学生对FBI的监视和调查感到担忧。

  王晓峰教授的住宅搜查不仅让其家庭陷入困境,也引发了外界对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担忧。王晓峰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系统安全和数据隐私,这些领域与美国政府近年来高度关注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议题密切相关。然而,FBI的行动却让外界质疑,是否这些研究领域成为调查的潜在目标。

  王晓峰教授的遭遇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美国高校中的华裔学者和留学生多次受到FBI的监视和调查。例如,有报道称,南加州大学的一位华裔副教授因参加学术会议而被FBI背景调查长达一年半,导致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此外,美国一些高校还曾被曝出FBI驻校特工的存在,这进一步加剧了学术界对隐私和安全的担忧。

  王晓峰教授及其家人目前尚未对此次突袭发表公开声明,但外界普遍认为,这可能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强硬态度有关。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政府曾多次以“反华”为由,加强对中国籍学者的审查和打压。尽管拜登政府试图缓和这一局面,但相关行动的影响仍在持续,许多学者和留学生对未来的学术环境充满忧虑。

  王晓峰教授的住宅突袭事件再次凸显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复杂性及其对学术界的影响。这一事件不仅对王晓峰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了直接的伤害,也对整个华裔学术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随着美国政府对“中国行动计划”的态度变化,这一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