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水库水位下降露出古墓,晚清普通墓葬裸露,文保部门回应无文物价值

2025年03月24日 08:47:41  来源:综合
 

  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化成水库因持续干旱导致水位下降,岸边裸露出一座晚清时期的普通墓葬。这一发现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但文保部门明确表示,该墓葬并无文物价值,公众无需过度解读。

  化成水库位于巴州区化成镇,于1960年建成,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此次水位下降是由于干旱天气和上游水库的补水需求所致。根据巴中市化成水库运行保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水库库区局部区域的水位下降导致岸边裸露面积增大,墓葬随之显现。

  巴中市文保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墓葬属于晚清时期的普通墓葬,其结构和内容并未显示出任何特殊的文物价值。文保部门强调,晚清时期的普通墓葬通常不具备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因此公众无需对其过度解读。

  与此同时,文保部门提醒公众,对于类似情况下的文物发现,应保持理性态度。文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化成水库库区遗存的墓葬要么已经发掘过,要么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普通墓葬。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正在增强,这是值得肯定的。

  此次水位下降不仅让墓葬裸露,也引发了人们对水库管理和文物保护的关注。巴中市化成水库运行保护中心表示,将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并及时向库区管理单位汇报情况。同时,相关部门会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避免因水位波动对文物造成进一步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四川多地因水位下降而发现古墓或文物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资阳书房坝水库因持续高温无雨天气水位下降,曾露出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和石窟。眉山黑龙滩水库也曾因水位下降露出唐代佛像。这些事件表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尽管此次发现的墓葬并无文物价值,但这也提醒人们在水资源管理和文物保护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文保部门呼吁公众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支持相关部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与传承。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