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掌握案件全貌、以及嫌疑人的足够证据下,有任何轻举妄动都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所以没有上级命令、不完全确认、没掌握充分证据,也就是嫌疑阶段,国安不能采取行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马东发现线索主动向领导报告反而遭到训斥的原因所在,强化组织原则,反对个人英雄主义,这也是国安工作的特点之一。
总制片人隆晓辉:看似BUG,站在国安角度是“合情合理”
由于国安职业的隐蔽与特殊性,审查十分严格,如何平衡审查与故事可看性的关系?如何在既有题材上做出创新与突破?隆晓辉表示,对全体主创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面对网友提出的逻辑bug还是专业的争议,他表示,其实在创作剧本时也存在误区,在经过编剧深入生活,以及与有关部门多次交流、探讨后,才能将国安侦察员的生活方式真实表现出来。
“观众对剧情有质疑是个好事,说明这个剧观众是真看进去了,心跟着剧情在走,这本身就是对创作者最大的鼓励。”该剧总制片人隆晓辉表示欢迎观众来“找茬”,有沟通有交流,一起探讨“什么才是名副其实的国安剧”。
他也透露,由于题材的特殊性与敏感性,《于无声处》这部剧走的每一步其实都如履薄冰,也曾做了一些情节上的设计,但因审查规定最终拿掉了这些桥段。对于因政策要求,很多内容不能展示。
隆晓辉认为:如果对国安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反而不合适,而如果夸张地表现反间谍的工作,也很容易让观众对反间谍工作产生误读,“因为国安的实际工作,远非电视剧里看到的这么简单。生活本身、国安本身比剧中呈现的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