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大战”是《虎妈猫爸》剧作上最大的特点。现在的电视剧动辄四五十集,七八十集的也有,仅靠一条主线是无法撑起全篇的。所以,在主要人物的行动线之外,还要设置一条或多条次要人物的副线。某种程度上说,主线好不好决定一部剧的高度,副线好不好决定一部剧的丰富性。主线和副线都不好是废品,主线好副线不好是次品,主线和副线相得益彰的才能算精品。但《虎妈猫爸》基本上是没有副线的,议题集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行动集中在胜男和罗素的遭际上。只有一条行动线怎么解决丰富性的问题?
解药就是“车轮战”。胜男和罗素始终晃悠在荧屏上不假,但晃悠在荧屏上的不只是他们俩,各色人等都来帮忙,把剧情搅得乱麻一团。外围的加入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围绕着各种路线斗争次第入场。狐狸奶奶(潘虹)和虎妈是“为当下”和“为长远”之争,是隔辈的溺爱和望子成龙之争,是教育理念的代沟化呈现。羊姑姑(李佳)和虎妈是洋包子和土包子之争,是大都市气质妞和小镇凤凰女之争。狮子姥爷(韩童生)和狐狸奶奶是“快乐派”和“必胜派”之争,也是小孙女的教育主导权之争。海归派唐琳(董洁)和狼爸(韩青)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
一部作品中融入了这么多理念纷争,对电视剧的观赏性构成挑战。对当下的观众来说,叭叭地讲道理远不如直接打耳光来得过瘾,但如果道理是在冲突中呈现的,效果就又不一样。这部剧像《水浒传》的单线叙事,跟定一条好汉的足迹,多样世界纷至沓来。也有些像《武林外传》和《我爱我家》的定点叙事,坐地的虎妈猫爸遇到了太多的奇葩,教育问题的复杂性由此呈现。从成片来看,单一行动线并不单一,观众爱看大咖,而大咖的对手一直在变,谁也不能稍歇。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次要人物的卡通化比较明显,性格上的不相衔接处还是有。我想,这是出于收视率的考量而对剧情故意做了戏剧化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