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一个场景,小到一粒纽扣,如不刻意把握,都将影响或改变影片风格,从而降低观赏时的可信度。而可信度又是观众欣赏年代剧的基础,因此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强调时代质感,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严格把关”。
谈及可信度的加强,刘志江特意在人物形象、影像表现、声音表现、其他细节等四方面举例说明。包括人物心理、特定的时代语言、军人与普通百姓的行为区别、影像风格的动静结合、同期声的最大程度保留与背景音乐的烘托,场景陈设、贯穿道具、戎装款式、军衔领花、枪械种类、随身装备、日常杂物等大大小小的细节。他表示:“每一个环节我们都是以打造抗战剧拐点之作的要求来创作的,力求为观众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抗战群像。”
首创“七天国产悬疑剧” 以小见大成就“屏息”级抗战剧
抗战剧一直是我国电视行业的主流题材,在剧集大量涌现的当下,如何推陈出新、另辟蹊径成了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猜拳》是一部有着独特气质与看点的抗战大戏,在抗日的主线下,《猜拳》将较量由双方扩展至三方甚至四方,除了与副官、日军的角力,两位不知晓对方身份的铁拳成员也在博弈,智商与情商的全面对抗势必让观众大呼过瘾。
与以往抗战剧的大格局、大场面不同,《猜拳》只攫取了抗战期间一个紧张激烈的小片段,短短七天的时间跨度,副官通敌、屠戮忠良,眼看国土山河将被拱手相让、爱国将领命途堪忧,偏偏幸存的两位同志不仅不知晓对方身份,更彼此看不顺眼,形势之危急令人屏息。
而《猜拳》以小见大的高明之处正于此处得以展现:与整个抗战局势相比,云山岭事件只能算“小”,“小”已如此危急、“大”的处境不言自明。重大的使命,急促的时间,难以言喻的心声与彼此的猜疑构成了主人公的心境,并贯穿始终。节外生枝的事件,局外人的闯入,又如制动般调整着主线的快速发展,形成本剧特定的节奏,引爆观众期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