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过气功的人一定会知道“辟谷食气”的说法,“辟谷”是不吃东西,“食气”是说练功,大意是练功的时候能达到一种自动停止吃喝的状况。这本是过去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而今是辟谷养生师运用能量来修养身心的形式,其功效也还存在着争议。
辟谷是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术,辟谷至先秦时代盛行后,一直有许多经典古籍记载辟谷养生的玄妙。
辟谷古籍记载秦汉前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这是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这也是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
《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
《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有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
《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
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中也有关于辟谷的记载。《史记·留侯世家》记述留侯张良禀体多病,采用导引、辟谷等术疗疾并习练轻身之功。
《北史·李先传》载:“(李先)服气绝粒数十年,九十余,颜如少童。”
《宋史·陈抟传》载:”(陈抟)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北齐书》中记载一个隐居于琅琊山的修行者,练辟谷之术,服用松子、白术、茯苓等生药,以求长生不老。
《旧唐书》记载一个叫王远知的人,修习吐纳导引之术,服食灵芝和白术等,活到百岁以上,且头发乌黑、步履轻捷。
《史记》载,张良在迁都关中后,“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苏东坡曾在《辟谷说》中记述道:一人堕入洞中不能出,效龟息,“遂不复饥,身强力壮。后,卒还家,不食”。还曾在杂记中记载食阳光止饿。
据传张三丰67岁进行辟谷 三年后终创太极。《张三丰传》曰: “张三丰, 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 人, 名全一, 一名君宝, 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 又号张邋遢。欣而伟, 龟形鹤背, 大耳圆目, 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 所啖升斗辄尽, 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 游处无恒, 或云能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