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另起炉灶”精心打造的TPP贸易模式,在劳工规范、环境产品、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等问题上设置了严格标准。在中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都是很难逾越的鸿沟。因此,一旦TPP生效,其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当显著,将会挤占中国的出口市场,导致中国出口下降,并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也许有人会问:咱中国当下不是可以在“10+3”、“中日韩自贸区”框架下推动经济合作吗?可以对冲或化解TPP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呀?话是不错,但是“中日韩自贸区”还远未达成,且“10+3”合作的重要参与方——日本在此间也构成了一个不确定因素。尽管日本尚未完成TPP谈判,但安倍政府为此采取了比前任更大胆的动作,美国也会极尽所能把日本拉进去的。如果日本最终加入TPP,这个贸易安排将变得空前强大(占全球GDP的份额达40%),别说“10+3”、“10+6”,就是“10+X”为主体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也可能因此而陷入停滞,中国有可能面临在亚太经济版图中被孤立的格局。
TPP一旦生效就好对中国有很大影响
不尽如此,一旦美国的图谋得逞,便会以TPP为“抓手”,正式加大在东亚的机制性政治介入,强化对亚洲国家的政治影响力。那时,中国就很难借助经济实力来增强政治影响力,中国凭借“10+1”、“10+3”、中日韩对话等机制,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确立起来的“领头羊”角色将受到冲击,咱在地区政治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将受到限制。
美国的下一步计划可能就是退出wto
正因如此,美国在积极推动TPP谈判的同时,才会在咱中国的东海、南海频频制造事端。日本借助美国对中国的制衡,主动挑起了钓鱼岛争端,并全力解脱和平宪法的束缚,急于迈向军事大国;越南、菲律宾也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冲撞中国,引发与中国的持续紧张关系。
美国不仅在亚太地区力推TPP谈判,还在全力推动美洲自由贸易区和北美欧盟自贸区的谈判,加上现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到时美国与全球(除中国以外)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就几乎完成了。
到那时,不排除美国还会有更大胆的举动——退出WTO。因为WTO的前身就是美国为了在冷战时期对抗意识形态上的敌人一手创立的,同样为了意识形态上的敌人一手毁掉、并另创一个新的规则。让中国在空洞的WTO机制中一无所获。那样,一个主宰全球贸易大权的美国,就为继续“领导世界100年”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面对美国主导带有政治色彩的TPP,咱中华家该如何应对?除继续推动FTA(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外,如何构建与美国在经贸上的不冲突、不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