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山寨春晚赔钱落幕 明年步入商业化重头再来(图)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09-02-16 09:21:19

    来自新华网及部分地方记者,如北京、宁夏、山东等地的一些媒体,纷纷撰稿对“山寨春晚”抱以肯定的态度。而网络上更多的记者和评论者喜欢提及新华网《“山寨春晚”冲击波》中的这句话:“平民气息浓厚,像一次普通百姓嘉年华。”

    但是,这篇文章中还有一段话似乎被人忽略:“……把感恩内容放到晚会上是很典型的山寨,大家知道这是在模仿一些电视台的表现手法,表明‘山寨春晚’也在悄然向主流文化靠拢。”该文最后说:“对于俗文化,也要理解与宽容,一些主流文化对此要有所回应,有所介入,有所引导,这样才能吸纳其好的一面,最终形成文化的良性互动。”

    同时,与“山寨春晚”网站上那些对“山寨春晚”高度赞扬的新闻稿和评论相比,《南方周末》在其《直播只是一面幌子“山寨春晚”黯然收场》一文中,引用娱乐策划人田金双的话,两个月前,他主动取消了正在筹办的“北漂春晚”,原因是他发现民间春晚只是一场民间话语权的争夺和民间商业行为,难掩投机实质,都在自我伤害着品质和品牌。

    无论人们怎么看待这场“山寨春晚”与“央视春晚”之间种种隐形关系,但是在老孟身上,这种较量情结能够直接地体现出来。他说自己始终没有收看央视春晚,一直到现在。当问及原因时,他反问记者:“大家都在办春晚,我为什么非要看它呢?”

    “其实,我们是在替央视缓解压力,你太累了,我们帮你分担一些,”施孟奇说,“但是人家好像不领情。”

    ■对“山寨春晚”的计划 明年还要办

    去年在“山寨春晚”还在筹备的时候,老孟曾嘱咐记者一定不要提“企业赞助”,但是现在他却有了一个新的打算:明年春节继续“山寨春晚”,但是要引入商业化运作。

    “用商业化的形式办公益”,老孟说今年的“山寨春晚”给自己留下了很多遗憾,最初的理想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基础打得不错,因此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继续办下去。而所以引入商业运作,是因为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够把“山寨春晚”办得更好。

    “我们为什么要排斥商业化运作呢?赚钱有什么错?”老孟认为如果通过这个晚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把可以变成钱的都变成钱,这样可以让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如果获得了利润,这些利润将如何分配呢?老孟的想法是让网友和演员们来投票决定这些钱的用途,当然他对这些利润有主动权。

    老孟说如果再办“山寨春晚”应该不会再遇到他感觉的那些阻力,而且也知道如何与更多的人,包括媒体打交道。“人家爱报道什么就报道什么,我已经习惯了。”不过,他说自己并没有因为“山寨春晚”而积累媒体资源,因为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那些名片给散掉了。

    对于老孟来说,真正的收获是让人们看到了他的价值。“我把‘山寨春晚’办出来就是要告诉我周围的人,我的那些策划是可行的,这样以后我再找别人谈计划,我也就有底气了。” (摄影/记者 郝羿)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