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以最近三个月为观察窗口,净买入前三名则变更为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净买入额分别为59亿元、58亿元和4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的融资净买入主要发生在去年12月份(51亿元),当月中国银行的二级市场表现十分亮眼,有两次放量冲击涨停板。
如果说873.79亿元的体量似乎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很难描绘其与二级市场的“力量对比”,那么下面的数字对比或许可以呈现出更完整的描述。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去年16家银行股日均成交额合计为142.83亿元,也就是说,银行股融资余额“沉淀”的资金逾六倍于二级市场的日均交投。
“这说明银行股融资买入方的力量还是比较强的,去年四季度净买入477亿元说明更多的 两融市场 投资者十分看好银行股。要知道, 两融市场 投资者的资金成本远高于普通投资者,其融资的利率一般接近9%,也就是说,融资买入银行股的区间涨幅如果低于9%,投资者都很难赚到钱”,资深市场人士表示,“从银行股融资余额增长的速度来看,投资者的结构肯定较之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融资融券市场已经不再是大户的专属领地,部分机构将对决的主战场转移至 两融市场 。但是,由于融资买入资金大多是不超过半年期限的中短线资金,因此对于其后续余额的变动态势必须密切关注,如果大额净赎回成为主流,则银行股的估值风险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