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喧嚣和争论,2009年初,菲律宾参议院三读通过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为菲属岛屿,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将上述岛礁划入菲领海基线范围。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月3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南沙群岛中的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草沙洲和司令礁等8个岛礁被菲律宾称为所谓的“卡拉延群岛”。2月2日晚间,菲众议院三读通过了一项名为“关于划定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的法案”,即所谓“3216号法案”,企图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律宾的海岸基线范围内。
1月28日,菲参议院三读通过了一项类似的“2699号法案”。所不同的是,这项法案没有将中国的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包含在菲律宾领海基线内,但却把这些岛屿列为菲律宾的“离岸领土”,称其适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岛屿制度”。
菲律宾参众两院近日迫不及待地通过相关法案,表面原因是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有关——菲律宾作为沿海国家需要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本国的划界案,然而,这一法案的通过,根本原因还在于菲律宾国内存在对这些岛礁的侵占企图。
菲律宾的内部争论
比较起来,菲律宾参众两院分别通过的两个法案意义有所不同。按照众议院的法案版本——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律宾的海岸基线范围内,那么菲律宾不仅会要求在这些岛屿周围拥有12海里的领海主权,还会要求拥有从基线算起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而根据菲参议院的法案版本,如果采用“岛屿制度”,那么菲律宾只要求拥有领海主权。
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米丽娅姆·圣地亚哥也表示,如果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海岸基线范围内,不仅不符合国际法的相关规定,还会“引起邻国的不满”。她说,“国内法不能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如果把斯普拉特利群岛(中国南沙群岛)和斯卡伯勒浅滩(中国黄岩岛)划在领海基线范围内,一定会遭到国际法庭的否定,到头来我们可能会一无所获。”
“过去几个世纪,我们从没有把卡拉延看作是菲律宾群岛的一部分,现在我们也无法证明这一点。”菲律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埃斯特里托·门多萨也反对将相关岛屿划在菲律宾领海基线范围内。
菲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安东尼奥·昆科此前曾经透露,众议院最终可能会同意参议院提出的法案版本,并于2009年5月13日之前形成菲律宾海岸基线法,提交联合国。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参议院的法案版本与菲律宾总统府的意见较为接近,因此“2699号法案”成为菲律宾提交联合国的最终版本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有舆论认为,相对于众议院的“3216号法案”,参议院的“2699号法案”明显要“软”许多。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东南亚问题专家指出,无论如何解读,这两个法案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所不能接受的。
两种炮制出来的荒诞论调
中国人是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并长期在这些岛屿礁滩上居住和进行渔业捕捞生产的,中国政府也是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史料记载,最迟在唐宋时期,南海诸岛就在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以后,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并于1959年3月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1988年海南建省后,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开始归海南省政府管辖,办事处也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沿用至今。
至于黄岩岛,早在1279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