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酒量胆量气量:"习以为常"的爱酒官员们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时间:2009-02-25 10:33:41
资料图片

    在当前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群众对官员的监督无处不在。只要涉及官员的负面新闻,一经发生就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起群众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普通民众纷纷表示,对于官员酒后肇事的新闻已“习以为常”。

    长春市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经常能看到官员酒后肇事的新闻,其实已经不是新闻了。“我没什么文化,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司机,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赵先生说,“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当将对人民负责和维护自身形象放在同样重要位置。”

    出租车司机吴俊则谈酒色变。“自从去年夏天一次朋友聚会喝高挨罚后,我就长了记性。”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开车时保证滴酒不沾,哪怕喝半杯啤酒也决不碰车。

    某国企职工的韩素丽表示,这些酒后失态的官员把国家公务员的脸都丢尽了,应该清除出去。

    “哪怕对百姓有一点畏惧,官员都不会这样肆无忌惮。”

    中国素有“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交,无酒不成请”之说。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官场上,酒是人际交往重要的媒介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酒后肇事可以谅解;但对于代表国家形象的公务人员来说,酒后失态绝不能容忍。

    许多政府官员表示,作为一名官员,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的形象和利益。因为醉酒而做出过激行为,损害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与形象,影响国家和集体信誉与荣誉。

    现在不仅仅表明我们对权力的监督不够,同时在选拔官员时应注重道德层面的考量。一位法律界专家告诉记者,官员酒后失态让人愤怒,但不应将过错根源推给“酒”字。

    “官员不能只向上负责,不向下负责。”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告诉记者,官员中频繁发生酒后肇事行为,主要原因在于“管官员的人少,管不住,缺少大多数人的监督。”他表示,目前互联网对官员的监督已见成效,但仍不够。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强自身监督,不要把监督说成空话、套话。“哪怕对百姓有一点畏惧,官员都不会这样肆无忌惮。”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