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此次门票涨价的理由与2005年大体相同,主要是:投入加大、营运成本提高;以价格杠杆调控、保护旅游资源等。
记者近日在安徽黄山等地调查时,一些旅游业内人士表示,由于2005年以来国内景区门票每年竞相涨价,几乎都是由一些著名景区涨价引发,所以,黄山景区门票目前酝酿涨价是个信号,要警惕可能引发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成风。同时,当前经济形势下景区门票涨价的众多负面影响应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3年“涨价预期”到来 众多景区正在“涨价路上”
2004年11月后,北京故宫等景点酝酿门票涨价。随后,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跟进,至2005年,中国的旅游景点门票争着涨价,掀起了一股涨价狂潮。2006年、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再度掀起了涨价浪潮。而每年一度的大范围的景区门票竞相涨价,几乎都是因国内多处著名景点率先涨价而起。
为规范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工作,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在2005年4月、2007年2月和2008年4月等多次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等2008年4月发出的通知与2005年4月的通知相比,对门票提价间隔时间和上调幅度分别作出“3年”和“15%”的规定。
然而,在旅游景点门票价上涨的欲望前,这些“限涨令”并不能完全奏效。其原因在于,正是这些“限涨令”,对于景区的管理部门来说,意味着“我始终在涨价的路上”,即使在这3年中什么也不做,只是安心地收门票,都能够仰仗于这一“限涨”政策“按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据记者了解,黄山上次门票涨价是在2005年6月1日,原本在2008年即可再次提价,但受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当年“禁涨”的文件影响,黄山门票2008年未作调整。
一些专家和旅行社负责人因此担心,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当年与黄山同期涨价的一大批景区的新一轮“3年”涨价预期已经到来,要防止再次掀起一场景区门票竞相涨价。
门票价格上涨 招来骂声一片
漫画:景点门票贵 美景难欣赏 金艳 绘
黄山酝酿门票调价听证的消息发布之后,立即在互联网上招致一片“骂声”。在网易、中安在线等网站发评论、跟帖的均有数百人。
其实,2005年以来国内景区门票的几次攀涨,每次都引起“民怨”。记者据互联网有关门票涨价的新闻和网友评论综合分析发现,公众主要抱怨景区门票涨价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强制消费”,并且不顾及大多数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网民对景区门票涨价“合理性”的质疑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风景名胜是公共资产,公众质疑景区不应该利用这些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垄断性,向游客“叫板”。
其次,由于景区门票价在我国价格法中仍被规定为政府指导价,因此景区门票涨价往往由政府拿出涨价方案再举行价格听证。但是目前的“走过场”的价格听证制度遭到了众多质疑。
因此,景区门票价格涨价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更关系到景区的品牌形象。景区如果过分依赖超高价门票,不单是对广大低收入人群的排斥,放大了看,也是对中国旅游业形象的损害,最终必然要损害到旅游业自身。
据相关业内人士向记者提供的他们了解到的2007年底的数字,国际上,法国卢浮宫门票只有8.5欧元,从居民收入水平来看,最多相当于中国人的10块钱。韩国的景点门票价格一般在1000韩元-3000韩元,大约相当于我们的7元到20元。而在意大利,最贵的景点门票价格也不足意大利人均月收入的1%。
据此比较而言,当前我国大多数景区的门票价格已经早就处在“高位”。
内需不是靠提价“提”起来的!
记者调查时,一些旅行社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可能抑制国民旅游热情的“景区门票涨价”是不适宜的。因为,门票提价直接影响人们出游的热情。
眼下一些普通景点的门票价格都在一百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两、三百元。国内旅游成本中,景区门票已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一家三口出门旅游,目前在国内大部分景区,仅一处门票就要支付700至800元左右,仅此一项即相当于一般工薪家庭月收入的五分之一。
如果门票持续上涨,旅行社在无法通过自身消化门票价格上涨所提升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把提升的门票价格转移给客人自己去消化,势必造成部分旅游旺线价格被迫提升,游客参团旅游的热情会受到极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