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说,海都报不会为“市民记者”颁发证件,他们的工作方式是先由报社进行培训,然后由专业记者带队采访,先对一些突发事件或自已身边的小事通过该报社网站或报纸进行报道,以后等他们业务成熟了也可以作一些深入报道。
至于对“市民记者”如何管理,郭宇表示,他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不过他们会加强对“市民记者”的培训,加强其对新闻的判断识别能力、提高业务素质。
吴贤军认为,对“市民记者”应该定期的交流,采取松散的管理方式。不过在他们具体采访过程中可能也会涉及到采访权的问题,没有记者证应该是个很大的障碍,可能也没有办法很好地开展。
福州晚报雷岩平表示,对“市民记者”的管理应该由报社制定规则然后让他们执行,但是具体在操作中就应该灵活应对。媒体应该试着建立一个专门联络、管理“市民记者”的机构,负责对其定期培训、联络等。
对“市民记者”的作品刊发、选用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审查把关程序。对于防范“如何应对故意投放虚假新闻的恶意行为”,可以借鉴OhmyNews的做法。OhmyNews为保证“市民记者”所提供新闻的可信性和准确性,他们采用了实名制,并要求新闻提供者承诺对自己提供的新闻负责。主流媒体也可以尝试着对“市民记者”建立类似“交通违章处理记录”之类的“信用档案”。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对提供新闻的“市民记者”作相应登记,掌握其资料,并保持联系和沟通。对“市民记者”提交的新闻内容,媒体记者需要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