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喝止咳露已经6年了。
近年来,不少城市青少年当中,出现一种滥用药物成瘾现象,并开始出现蔓延之势。他们为寻求刺激连续滥用止咳药水和曲马多等处方药,最终却成瘾难戒、危害身心、累及家人。
因为公众、家庭以及医药界等均对处方药成瘾认识不足,此现象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专业治疗处方药成瘾疾病的专家何日辉表示, “黑屋”、“铁链”只能非法、残酷地限制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对于正在被滥用的各种处方药,迫切需要的是外界合力打造的“一把锁”。
视频截图
染上药瘾青少年无心上学、无心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007年9月成立了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一年多来共接收广东省及周边省份因滥用处方药上瘾的病例超过了500人。另一家也开设成瘾医学科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近两年来基本上每年治疗这类患者200多人,并且有逐渐增多趋势。
何日辉说:“人一旦染上药瘾以后,社会功能会受到很大损害,学生们逃学、旷课荒废学业。参加工作者也因对药物的强烈依赖性,无心干活。所以待业人员占病人的比例最高。”
今年6月,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这个中心曾对治疗过的258名病人进行统计调查,其中男性病人占了96%。在年龄分布方面,集中在14岁到38岁之间,其中14岁到25岁占了93%。病人当中,学生占30%,待业者是45%,另外还有25%已参加工作,有普通职员、公务员和工商老板等。
正准备出院的广州人林强今年21岁,由父母送到这里接受戒瘾治疗。他向记者坦言,他已经喝“联邦止咳露”近4年,从每天2瓶发展到5到6瓶,为此用过骗、偷、抢等手段花掉了家里20多万元。他反映说,他的身边就有近十个这样的同学和朋友,上瘾程度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都瞒着家里人。
资料图片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广东省东莞市人大代表、东城职业中学心理辅导老师钱映芳的关注。她说,尽管东莞目前滥用药物的学生总数并不多,但是这几年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又以男生居多。
钱映芳曾经帮助过多位学生戒除药物依赖性,她说这些学生服用成瘾性药物的原因多是出于好奇、空虚或者心理压力较大。
群体性传播影响青少年
资料图片
据相关文献报道,处方药成瘾问题源自欧美国家,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一度盛行,政府加强管理,并加大社会宣传,止咳药水滥用蔓延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记者了解到,与香港毗邻的广东省是“重灾区”,广州、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以及潮汕地区病例相对较多。
何日辉说:“处方药成瘾是一种新型的疾病,如果要我来形容这种病,可以说它正像瘟疫一样在传播。”
在临床医学上,止咳药水是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确切的良药,在正常剂量下一般不会成瘾,也并非软性毒品。但是若长期大量连续滥用,则易于成瘾。上瘾的原因,主要是含有磷酸可待因或罂粟壳成分,能引起中枢神经兴奋。
记者采访了一位姓钟的病人,他今年20岁,粤东潮汕人,双眼布满血丝,深陷药物成瘾痛苦长达5年。上初二时他开始厌学逃学,常常到网吧去玩,发现身边一些朋友喜欢喝“联邦止咳露”提神。于是他也开始连续喝这种药水,上瘾后频繁地跟家里要钱。
“我两年前到广州打工做销售,自己想减少剂量却做不到,工作也丢了,越来越感觉就像被一个‘恶魔’缠上了。”他对记者说。
据医生介绍,成瘾的青少年喜欢把止咳水跟可乐混在一起,追求所谓精神上的愉悦感、欣快感。这种处方药滥用上瘾最大的特点就是群体性传播,还通过网络交流。
统计显示,87%的病人第一次滥用是在中学阶段。据一些患者和家属反映,有些地区还出现了小学生滥用药物的低龄化情况。青少年当中有的不仅滥用止咳药水,常常会把止咳药水与曲马多、美沙芬、晕动片、安定等混在一起吃,从而形成“多药滥用”,最后发展成滥用“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
何日辉说:“处方药滥用虽然不是吸毒,但却是吸毒的‘敲门砖’,因此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已“泛化”成为社会问题
小冯于三年前18岁时在广州一家中专学校上学时染上药瘾,经治疗戒断过,但是最近复发,重返医院求助。
他说,今年9月回过学校,在学校后门的小商铺和药店不用拿出处方就买到了两瓶联邦止咳露,每瓶43元。他告诉记者:“不仅很多郊区的学校附近可以随便买,在广州上下九路、状元坊等年轻人爱逛的商业区,也有不少店铺卖这个,生意火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