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仅是开始。大约5年前,我开始发现(中国人的就业态度)发生重大转变。
他们不再认为只有两个选项--加入在华跨国企业或硅谷新创企业,新一代中国企业家开始相信他们在国内也可创业。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美妙氛围。几年前,作为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的杭州尚未显山露水。如今,当地已拥有一批最成功的中国新创企业。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出现数十个“硅谷”。由于坐拥从政府融资到天使投资者的资本资源,中国已有多家企业融资超过1亿美元,且价值数十亿美元。
诚然,中国仍在政府架构和商业文化等方面落后于人。
新一代中国企业家开始相信他们在国内也可创业。
但现实是,任何正在崛起的中国新创企业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而且它们将不会只是迎合中国市场。
这意味着问题并非是中国能否跟上西方,而是我们(西方)能否跟得上中国。
西方能否跟得上中国的发展脚步。
我并非想警告谁。但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所谓西方领先任何人的观念。若跟得上中国的国家寥寥无几,那么其他地区就落后了。在一场我们并未真正获胜的游戏中,我不想我们(西方)自认为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