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南部铁路项目一期自2013年8月开工,工程期为3年,至今已完成工程量的1/3。斯里兰卡南部铁路项目经理助理杨东辉坦言,进度慢是因为中国速度遭遇了斯里兰卡南部地区气候上的“水土不服”。去年雨季雨水多、持续时间长,施工断断续续,延缓了工期。不过,他相信工程能够按期完成。除气候外,中机公司斯里兰卡南部铁路项目部还经历了法律法规关、环保政策关、风土人情关等多重考验。
项目部另一负责人顾峰介绍,斯里兰卡政府对于环保极为重视,斯中央环保局会专门针对具体项目成立环境委员会,委员会包括水利、公路、电力、交通等10余个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定期到工地检查,同时业主还需定期向该委员会汇报相关环保指标。“我们对铁路建设所涉及的震动、噪音、扬尘、废物丢弃等都进行了妥善处理,对地方的环境保护很注意。比如,如果民房挨着铁路,我们会调整施工工艺降低噪声。”顾峰说。
斯里兰卡南部铁路的开工仪式
中企助力斯里兰卡经济腾飞梦想
项目部环境工程师吉昂·克拉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同事曾遇到过语言、沟通障碍,现在他们大都克服了这些障碍,能够熟练地与当地人交流,同时也完全了解在斯里兰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他们一直遵守斯里兰卡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员工的习俗,我的工作环境很好。项目部为项目配置了更多的资源、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技术,这项工程质量很高,对斯里兰卡极为有益。”
斯里兰卡铁路
尊重斯里兰卡的宗教、文化,遵守该国法律法规也是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图萨拉·古纳拉特纳对中国公司的最直观印象。他过去6年曾在不同公司工作,但都是中资公司。他说:“中国公司承建了很多大型项目,包括道路、港口和电站,感谢中国朋友给我们巨大帮助,我向他们致以最真诚的敬意。”拉琪莎与古纳拉特纳有着相似的经历,她曾于2006年至2011年到中国留学,回国后先在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加勒至马塔拉高速公路工地工作,2013年又来到了南部铁路项目部工作。吴范玉介绍说,现在工地上共有中方员工240人、当地员工600人。随着项目的铺开,当地员工可能会超过1000名,普通劳工月薪约为3万斯里兰卡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22卢比),工程师为7万至10万卢比,这远高于当地的工资水平。“还有两所大学的100多名工程类或环境类学生到我们这儿实习或观摩,我们的工地还有马塔拉当地的卢哈纳大学的学生。一批批中国企业在斯里兰卡默默耕耘,助力斯里兰卡的经济腾飞梦想,我们也在为斯里兰卡民众筑梦。”吴范玉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