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社会追踪>

俄罗斯曝出中国最强底牌:谁敢侵犯就让他灭亡(4)

来源:米尔网 时间:2015-01-01 17:08:49

  为实施本国战略核力量的现代化大计,中国正在由老旧的液体燃料导弹向固体燃料转型。新导弹的机动性能更为出色,对于敌人的进攻也不会那么不堪一击。

  但新机动导弹的生产进度非常缓慢。中国弹道导弹的软肋仍是技术可靠系数不太高,这多少会令北京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有所折扣。

  中国的机动导弹在所有特性上均逊色于俄制同类武器。它的移动发射装置体积更大,通行能力更差,发射前的准备时间更长。

  中国的中部地区与俄不同,并无能在白天为导弹装置提供掩护的大片森林。而且中国导弹的保养需要大量人力及不少辅助设备。这也令机动导弹的快速移动成为难事,相对容易被太空侦察装置所发现。

  不过,中国仍在继续豪掷资金及资源,不仅直接研发并完善新的弹道导弹,还在进一步发展新型核弹。

  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巨浪-2进入战备值班的日子也不远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仅有少数洲际弹道导弹配备了万吨级当量的单枚热核弹头,其圆概率误差约3000米。如今,中国的洲际导弹皆拥有单独制导的分弹头,误差仅数百米。

  射程覆盖日本本岛的东风-21甲/乙系列中程弹道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中国部分核武库处于美军战术航空兵的活动范围之内。

  因此,中国大量的战略核部队均长期藏身于地下掩体或山区当中。和平年代,它们不易被卫星监测到,在战时即便遭遇突然袭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安全。中国建成了面积及长度蔚为可观的地下隧道及工事。

  据预测,中国的机动导弹将在那里待命,一旦遭遇核打击,它们于两周内将开出掩体,对敌人展开长时间的打击,确保核报复。

  中国的所有战略核力量要同时实施打击,需要长时间预先准备。这一现实也是中国反思核武器使用原则的主要原因。

  按中国官方的军事学说,北京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但近年来,中国军事领导层在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方面已开始松动。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