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只想得到如此少数量的飞机引发了俄方的怀疑,担心飞机将会被“克隆”。鉴于苏-27歼击机的命运,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苏-35是苏-27的深度升级版本。俄方向中国交付了280多架该型飞机,之后中国安排生产国产同类产品,特别是沈飞歼-11。
俄政治和军事分析所副所长赫拉姆奇欣认为,中国希望得到苏-35歼击机用以复制设备。在外形上甚至分不清苏-35和苏-27的区别,但是苏-35的设备是全新的,这也正是中国需要的,比如发动机、雷达。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相信,在合理期限内,复制苏-35的发动机和雷达是不现实的,为此需要较长的时间。
苏-35战机开加力升空
俄某周刊主编、军事航空专家库季申认为,中国根本没有足够的科技资源来制造苏-35的高质量克隆品。他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对以苏-27为基础的苏-35机身(不包括动力装置和设备的飞机结构部分)都不太感兴趣,不同的只是新歼击机的内部设备。
苏-35战机升空
具体来说,中国感兴趣的是发动机和电子设备,中国在此方面有很大的问题。当然,在需要仿照外部轮廓进行复制时,他们是天才的复制者,但是在冶金工艺上严重落后于俄罗斯。
即使是在清晰复制发动机时,他们搞出来的也是在推力上的“压缩”版。因此,即使是中国现代化歼击机歼-20也装配俄罗斯发动机,中国同级别类似产品“太行”发动机至今尚未脱离试产阶段。俄地缘政治学院院长希夫科夫赞同上述观点,认为在中国物质基础上不可能复制苏-35机载系统。他还指出,苏-35出口版本的机载设备将会简化,比俄军自用版本低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