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子夏——孔子认为他们精通中国古代文献。
除了这十个人以外,其余的孔门大弟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比如(用孔子的话说),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腐、仲由粗鲁(原文是“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 因此,综合太史公《史记》和孔子《论语》中的有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孔门弟子中“受业身通”的是七十七人,而孔子特意把他们的特立卓行拿出来予以褒扬的却只有十个人。这当然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管怎么说,仅凭《名贤集》的一家之言,就下结论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未免有些失之武断。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把人培养成贤人更是难上加难,以孔子之大才大德,倾毕生精力才成效如斯,那些有了一点点成绩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头上加个“家”字头衔的人得无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