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本该十分有钱。以他作为军事将领多年厮杀疆场的身份,和作为行政长官治理地方的资历,无论职称还是职务那绝对过硬,收入高待遇好是必须的,此外其他各种颜色的进项想来也不应该少。何况他的大哥李袭志同志同样是国家高级官员,官拜都督,担任过水军总司令。这样的家庭,有钱是必须的。这样的家境,孩子们对于十顷地、上千棵树不太感冒是正常的。只可惜老李为官清白,自称不爱财,也就真的没攒下什么钱。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他的儿女觉得苦闷再正常不过。
李袭誉显然察觉到了,所以向子女们表白心迹,把自己饱含重大意义的“遗产”一一道来,可以肯定的是,老李挖掘的意义非常到位,让孩子们无以辩驳。只是,孩子们不满意的是老爹没说到的那些,比如种地要顶着日头流汗,纺织要操作机器目不转睛,读书要锥刺股头悬梁,老爹讲的都是结果,痛苦的过程则只字没提。
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了李袭誉的孩子们是怎样的苦闷和沮丧,我们得以了解他们的心情,完全仰仗着他爹在世时候的“遗言”。历史的好玩之处,在于有些东西它并未记录,但是可以通过其他资料间接地勾勒出一个轮廓,若是资料足够丰富,花费一番功夫还能把它清晰地刻画出来。
还是回到这几个孩子。父辈廉洁自律,他们能够继承的显然是精神财富,如果怀着渴求物质财富的心思一定会走向苦闷的胡同。父辈善于捞敛,钱财也总有挥霍一空的一天,如果再跟更能聚敛的官员计较,向他们的子女看齐,那活得会更加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