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绝娶樊氏的理由,第一条称得上堂堂正正。赵范的逻辑,咱俩结拜了兄弟,你就是我哥哥,所以我嫂嫂你也不妨拿去。要换成曹操,恐怕就眉开眼笑接受这逻辑了。谁知赵云这账门儿清:我就算是你哥哥,但你的哥哥也是我哥哥呀,你的嫂嫂也该是我嫂嫂,而不是我老婆呀!我怎么能娶自个的嫂嫂呢!
赵范为了和赵云套近乎,想先拜哥哥,再嫁嫂嫂,自以为这样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却不料遇上死心眼的赵子龙,这两条套近乎手段相互冲突,第一条近乎反而变成第二条近乎的阻隔,结果亲家变成冤家,落了个适得其反。至于第二条,寡妇再嫁失节,则是无稽之谈,或者是牵强附会的理由。虽然寡妇“守节”的说法当时也有,但寡妇再嫁更是天经地义。拿封建社会后期的伦理去苛求封建社会前期的樊氏,这不过是明朝作者罗贯中的想当然罢了。
而第三条呢,其实才是赵云真正的着眼点。无论从《三国演义》还是史料看,赵云是一个政治上相当谨慎的人。平时低调谦逊,遇上大事,一方面听领导的话,踏实干活,另一方面也非常懂得大局为重,关键时刻处事果决,敢提意见。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大公无私,或者说冷面无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