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部分大臣此时仍看好允礽,这同其子弘晳有一定关系。允礽嫡福晋瓜尔佳氏不曾生子,侧福晋李佳氏所生长子早卒,她生的二子弘晳就成为允礽的长子。
弘晳聪慧伶俐,自幼为康熙帝喜爱。允礽第二次被废黜时,弘晳19岁。在时人眼中,允礽虽然被废黜,弘晳却一直是康熙帝的爱孙。
吸取教训实行秘密建储
至迟于五十六年底,康熙帝经过反复比较,最终属意于皇十四子允禵。为了吸取两立两废皇太子的教训,康熙帝决定在册立之前,不再公布储君人选,实行秘密建储。由于年事日高,他曾打算于次年春举行册立大典,让新立太子襄理政务,分担其劳。五十七年初,还特令大学士等修改以前定得过高的皇太子仪注。恰在此时,准噶尔部派军攻入西藏,拉萨失守,拉藏汗被杀。于是,康熙帝将立储一事暂且放下,任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师西征,其意是待允禵建立军功、班师返京后,再将他册立为皇储。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允禵率师出征。康熙帝在决策西部军务、日理万机的同时,开始为消除允礽的影响与威胁,保证自己所属意者顺利继承皇位进行一项重要准备。
据满文档案记载,允禵出征当月,康熙帝决定于顺天府昌平州内,距京城20余里的郑家庄建造行宫、王府、城、城楼及兵丁营房等设施。康熙六十年十月,郑家庄工程告成。次年三月,康熙帝与大学士、都统的谈话中,首次提及此事:“前因兵丁蕃庶,住房不敷,朕特降谕旨,多发库帑,于八旗教场盖设房屋,令伊等居住。近看八旗兵丁愈多,住房更觉难容。朕思郑家庄已盖设王府及兵丁住房,欲令阿哥一人往住。今着八旗每佐领下,派出一人,令往驻防。此所派满洲兵,编为八佐领,汉军编为二佐领,朕往来此处,即着伊等看守当差。”康熙帝虽然没有指明让哪位皇子移住彼处,但雍正帝继位后透露:皇考已有让二阿哥移住郑家庄之意,“因无明旨,朕未敢擅自办理”。可见,康熙帝拟将允礽移住郑家庄之意,皇子们一清二楚。
秘密建储成为制度
郑家庄府邸乃是废太子将居之所,康熙帝于此不便明言,暂以王府称之。依照常理,康熙帝不会让尚未成年的小阿哥远居郊外。成年皇子中,除去被软禁在原府邸的允禔与幽禁在咸安宫的允礽,其他皇子常被委派办理政务,于康熙帝离京期间,轮班值守紫禁城与畅春园。
如果迁居郑家庄,不仅上朝不便,承旨办事也会受到限制。允禔既已软禁家中,无迁移必要;唯有允礽,于紫禁城内幽禁数载,既非长久之计,对再立储君亦有所碍。因此,尽管西征军费浩繁,康熙帝仍决定启动郑家庄工程,历时三载竣工。此时,允禵正在西北前线筹划进兵准噶尔的军事行动。康熙六十一年春,清廷决定与准噶尔议和,尽快结束战事。看来,康熙帝准备在允禵班师后,册立皇储之前,将允礽迁往郑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