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枕头的大小、形状、软硬度都直接影响睡眠的质量。如果枕头不好,导致睡眠不好,那就很不幸。
唐代开始流行瓷枕
古人的枕头,材质非常多,有陶瓷的、玉器的、石头的,最有特色的应该是警枕———就是截一段木头做枕头,这应该是最方便的方式。
瓷枕也是非常有名气的。有材料显示,中国人睡瓷枕的历史是从隋代开始的,唐代开始流行,宋代就特别流行,当时瓷枕遍及大江南北。这是一个典型的狮枕(右图),一般来说,我们见到的虎枕比较多,因为老虎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意象。
宋代 磁州窑白釉狮子形枕长33厘米(观复博物馆藏)
今天的大部分人对狮子并不陌生,但古人不是这样,汉代的时候,大月氏国进贡了狮子,中国人才第一次见到这种怪模怪样的东西。当时中国人认为所有长毛的动物,毛都应该长得均衡,而狮子的毛却长得不均衡,长在脖子周围和尾巴上,特别是公狮子,母狮子还好。于是狮子就给我们古人带来了一个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由汉及唐,中国人对狮子就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印象,因此宋以前的狮子都非常写实。
唐代以后,外国就不再向中国进贡狮子了,中国本土慢慢就见不到狮子了,但还要维持狮子的形象,于是狮子的形象就逐渐地改观,发生了变化,就变得就越来越像狗。唐代以后的工匠见不到狮子,却还要做出狮子的形象,怎么办呢?上面的人就说了,没见过狮子,还没见过狮子狗吗?照着那样做。所以故宫里的狮子,无论是门口的还是里面的,狮子的形象都是狗,已经脱离了它的原生态,已经没有那种野性的感觉,慢慢变得很温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