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律法最好
在史学界,关于北齐高氏皇族是否为鲜卑人的争议始终存在,有学者认为,高氏父子本是河北人,因此他们属于汉人,但是也有人通过考证史料发现,不少史料中在谈到高氏父子时,往往称其为“鲜卑小儿”或讥讽对手为“汉人”,因此其鲜卑血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如果我们抛开高氏父子是否为鲜卑人的争议不谈,只看北齐的政策,却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代国玺表示,在北齐建立之后,一直奉行的是鲜卑化政策,或鲜卑化汉人政策。而这些政策也使得北齐一度在北朝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就曾著书表示:“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为最……”。在北齐建立后,曾有过不少政治制度改革,例如推出了兵农分治的军镇制,例如打破了只有胡人才能当兵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从根本上看,促进了汉族文化与鲜卑文化的融合。”代国玺表示。
除此之外,北齐还推出了不少制度,而这些制度甚至被后来的隋朝和唐朝所沿用:“比如说中国历史上官印制度的变革,就是从北齐开始的,应该说北齐在官印制度的发展上起到了一个推动和过渡作用。”
据代国玺介绍,在南北朝之前,中国一直是以官职印为正印,而到了隋朝,官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正印从原来的官职印变成了官署印:“比如说在南北朝之前,你担任御史大夫,于是你的官印就是‘御史大夫之印’,赋予御史大夫权力的就是这个印;到了隋代,这样的官职印就很少了,正印主要是官署印,它把权力赋予给整个机构而不是这个机构的长官,比如说‘中书省之印’。
官印制度的变化,事实上意味着政府的组织形态产生了重大变化。而隋代会有这种变化,其实是以北齐的官印制度为基础的。由此可以看出,北齐制度对其后的隋唐制度有多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