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也明白炮兵没办法,把大炮搬上山那根本不可能,但自己阵地的近程炮火不够狠,还要打越军步兵,无法打掉越军炮火,只好报到师里求援。
这样,就给了装甲兵一个参战的机会。
因为老山背后,有五个坦克连,一直在待命出击。
装甲部队在老山一线名声不佳,被步兵称为“死猪不怕开水烫”,因为坦克兵都倍儿精神,倍儿上相,不象步兵在前线洞里简直连裤衩都不穿。问题是老山地形崎岖,用不上他们啊,当兵的老在后头趴着,那谁会瞧得起你呢?
从七一二打响,装甲兵就等着让他们上去,但是没有任何消息。也是,坦克又没有翅膀,能飞上李海欣高地么?好容易等到上午,通报越军装甲部队出动了,坦克兵们一片欢腾,中国的装甲部队打仗少,有点儿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没想到几分钟以后通报,我军的排炮打中越军坦克,越军坦克两辆被就地击毁,一辆被掀翻落入清水河中,其余从水口方向逃跑……搞得装甲兵象泄了气的皮球。
现在命令终于下来了,命令他们驶上松毛岭东侧山脊,打击越军一线冲锋部队和携行火炮。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战术,因为坦克的机动性比普通大炮好多了,可以上山,当然松毛岭的坡度也够驾驶员喝一壶的,而且适于直瞄射击,还不怕越军普通步兵火器。前面提到姓常的老参就是老山装甲兵出身,他的坦克一爬上山,就把他吓了一跳。
他吃惊的是越军依然保留了“旗手”这个古老的建制,我军也有旗手,那是夺取老山时的临时职务,一般作战是没有这个危险的职位的,而越军步兵居然簇拥着旗手,举着军旗向中国军队阵地猛扑,那气势还真有点儿吓人。
坦克的炮弹把越军的直瞄炮火和旗手一起打掉,越军失去了跟随的目标,后退下去,他们用各种火器向坦克开火,但是在两千米的距离上对坦克的装甲毫无用处。常老参的部队只有一个北京兵负了伤,他冒险跳下车给坦克指路,一颗越军重机枪子弹打碎了他半边的牙齿。对这样的英勇行为装甲兵嘲笑的却很多,因为这个北京兵曾经嘲弄大家:"老山,北京也有个老山,离八宝山一站地。"大家都说中这一枪是因为乱说话,否则,子弹干吗不打他的屁股?目标可大多了。
其实,科技人员给老山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麻烦。当时老山炮兵储备了3.5个基数的弹药,什么叫一个基数呢?就是一个战斗日的预计消耗量。结果打到中午,只打了半天,3.5个基数的炮弹全部用光,大炮居然断顿了!中国炮兵的火炮射速超过了预料的三倍,让炮兵专家们大跌眼镜。不过,后来炮兵的看法,用炮弹垒一千多米长的火墙,那再加三个基数也不够用啊!
中国炮兵
幸好广西地方全力支援,连运猪的车都换了运炮弹,老百姓也真帮忙,不记代价的往上送,结果一个小时后,中国大炮再次开始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