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1949 年3 月25 日凌晨, 毛泽东怀着兴奋的心情, 乘火车来到了北京。列车到达清华园站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 在晨曦朦胧中改乘吉普车, 驶往颐和园。
毛泽东极为关注颐和园的安危。辽沈战役胜利后,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受命分两路挥师入关, 会同华北军区的主力,出其不意地对张家口、北平、天津形成了包围态势。其中的一支快速部队,在北平西部重镇南口稍加休整后,立即向颐和园逼近。这支快速部队的特殊使命,就是要在解放军对北平发起总攻击之前, 把东方文化明珠颐和园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使其遭到丝毫损伤。
颐和园
当时, 驻守在颐和园的国民党军, 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他们占据着万寿山制高点, 架起了大炮,挖好了战壕。知春亭、佛香阁、丁香院,就连昆明湖畔的石舫, 都变成了军营, 眼看颐和园就要变成战场。就在双方准备激战之时,传来毛泽东的命令:“ 要留下这一片安全的绿洲。” 中央军委的电报具体指示解放军, 不能在故宫、颐和园的宫殿前拴战马,也不能让枪弹擦破墙皮。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 平津前线司令部紧急命令这支先遣部队停止攻击颐和园, 改攻颐和园西北的红山口。攻下红山口后,颐和园的敌人迅速逃跑了, 解放军完好地保护了这座皇家园林。颐和园成了人民解放军华北前线指挥部的所在地。如今,又成了中共中央进军北平的第一站, 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北平后的第一个歇脚点。
当毛泽东一行抵达颐和园时,这里已经不见人影。原来,因为北平刚解放,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很多, 破坏、暗杀活动猖狂,不能不严加防范, 所以,游人全被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派人清理出去了。
当然, 李克农等人从安全角度考虑, 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 这一措施却犯了毛泽东的“ 忌” 。按往常的习惯,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总要找一些群众拉拉家常, 很多的社会情况就在这“ 家长里短”中弄清楚了。这回可好啦,进了北平后,连群众的人影都不见了。人全赶走后,要水没水, 要饭没饭,下午还要去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呢。毛泽东不禁发了脾气:“ 你们搞什么名堂? 先来的人都干什么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