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正史轶闻>

在中共抗战时期最简单的来办法甄别日军间谍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08 12:43:00

  再比如,鉴别履历、口音,八路也是有的办法对付,八路在敌后成功的发动了无数人参与敌后抗战,日军兵力有限,不可能把辖区内所有的人祖宗八代都给审查完毕,而伪军又不可靠。八路就充分的钻了这个空子,大量发动本乡本地人去进行渗透,这些人就生活在日军据点的周围,对于日军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非常清楚,情报搞起来非常顺手。而且,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团结抗日力量,八路摒弃阶级观念,成功的策反、说服了大量知名人士和耆宿乡绅来参加抗日,这些人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日军为了收揽人心,轻易也不敢对他们动粗。于是乎!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面,日军犹如沸水汤锅里面的游鱼,进退失据,寸步难行,终究难逃战败覆灭的命运。

  日军被高的实在没办法了,于是乎!也学习八路搞起了人员渗透,想方设法打入八路军内部,进行侦查、破坏和暗杀,但是,这一切,终究逃不过八路军的火眼金睛。日军的谍报人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对于中国人的大致语言、习惯、风俗都了如指掌,可是,他们忘了一个重要的缺陷--中国的方言。在普通话普及之前,中国各地南腔北调,胡汉交融,各省、各市甚至各县,都有自己的方言和土语,甚至不同的村落之间,讲话的语调和字音都不一样。我们这里就是这样,和我们邻近的村子,前后只相隔200米,互相之间交流都有些问题,因为这个村子的先人是从外省迁过来的。八路军充分抓住这个弱点,对于各辖区内来历不明,口又有异的人,通通进行隔离审查。而且,还有更绝的,八路为了防止敌特深入,在敌后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层层哨卡、检查站,来往人员都需要出具路条,检查物品,方可放行。日军由于民族习惯,男性大都穿着兜裆布,于是乎!更简单的甄别方式出来了,对于那些形迹可疑的人、南腔北调人,一律脱裤子检查,日军谍报人员瞬息间无所遁形,无一漏网,纷纷都成了八路军的抢下之鬼。

  八路不仅防敌反特有的是办法,而且,还充分抓住日伪离心离德的空子,大做文章,经常利用各种手段,挑拨日伪军之间的关系,使其互相猜忌、自相残杀,然后坐取渔翁之利。比如,某日八路放出假情报,说八路在某村休整,然后故意透露给某铁杆汉奸,然后皇军和伪军倾巢出动,下乡“扫荡”,可到了地方之后,整个村子空空荡荡,人迹全无。皇军军官大怒,揪出那个汉奸劈头盖脸一顿耳光。然后,回军途中,无数的子弹在皇军四周开了花,皇军连八路的面都没见着就纷纷去见天照大婶了。回到据点以后,八路再加加温,于是乎!某铁杆汉奸“通共”的谣言满城风雨,皇军军官咬牙切齿,立即命将此汉奸推出乱刀砍死。就这样,许多八路军无法除掉的汉奸就这样借日军之手杀之。

  而且,八路不仅挑拨日军和汉奸的关系,还经常制造假象,引得日伪军部队之间互相攻击,自相残杀,然后八路坐在山头上看好戏。比如,某日夜间,两拨日伪军共同进攻某根据地,八路将两股日伪军引到一个双方火力都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对着日军虚晃几枪,就溜之大吉。然后,遭到八路袭击的日伪军就开始向打枪的方向猛烈射击,谁知道,另一股日伪军刚好也到了这个地方,瞬息间就被扫到一片。日本军官立即抽出战刀,“做急急急”,机枪、步枪、小钢炮同时开火,刚刚开火的日伪军遭到报复性射击,怒火万丈,立即组织全部火力狂轰滥炸,两股日伪军在射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之中,自相残杀,血流遍野,却始终不知道打的是自己人。等到轰的差不多了,两股日伪军开始上刺刀冲锋,搅到一起之后,才傻了眼,我滴神啊!原来都是皇军啊!

  就是这样,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在敌后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充分发动了群众,扩充了队伍,壮大了抗日力量。不仅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战场国府军的抗战,而且还趁机收复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上亿人口,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彪炳青史。

  笔者按:笔者不认同原作者的一些观点!

  一、八路武工队给伪军汉奸一人一本“干好事计红点,干了坏事记黑点”档案,这个笔者信,因为这是有据可查的。

  八路人人都有良民证笔者不信,原作者可否有资料证实?另外八路很穷,造假能力并不强。国民党的军统、中统等伪造个证件不算难事,但对八路军、新四军而言难如上天。

  二、与原作者理性探讨一下!

  1、八路主要活动在长江以北,即北方地区。南方主要为新四军。

  2、原作者应该是南方人吧?“我们这里就是这样,和我们邻近的村子,前后只相隔200米,互相之间交流都有些问题,因为这个村子的先人是从外省迁过来的。”,这是地地道道的南方方言特征,北方口音变化没这么复杂,不能把南方的情况套用在北方上。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