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正史轶闻>

毛泽东向高级干部荐书

来源:腾讯 时间:2013-10-16 21:05:31

  1967年,为彻底清除刘少奇影响,毛泽东严厉批判《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66年“文革”开始后,为了把刘少奇从政治上和理论上彻底打倒,毛泽东不仅批判刘本人,也将枪口对准了刘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该书在“七千人大会”上由中央决定修订再版,仅1962年9月到12月三个月间,单行本就发行了近500万册,到“文革”前共发行1800多万册,党员几乎人手一册,是当时领导干部的必备书之一。由此不难看出对毛泽东而言批判该书的重要性。1967年3月,毛泽东对此书做如下指示:“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欺人之谈。这本书是唯心论,是反马列主义的。讲现实的阶级斗争,不讲夺取政权的斗争,只讲个人修养,蒋介石也可以接受,世界上资产阶级也可以接受。什么个人修养,每个人都是阶级的人,没有孤立的人,他讲的是孔孟之道,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都可以接受。”

  为了配合毛的指示,《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刊发了《〈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之后,全国掀起了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讨伐”狂潮。1967年4至8月《人民日报》共发表60多篇批判文章。 …[详细]

 

  

  文革中批判《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九届二中全会闭幕时,为同林彪争夺话语权,毛泽东再次号召干部读马列、读哲学在1970年8月的九届二中全会闭幕式上,由于毛、林关系破裂之势已成,毛泽东告诫各级干部说:“现在不读马、列的书了,不读好了,人家就搬出什么第三版呀,就照着吹呀,那么,你读过没有?没有读过,就上这些黑秀才的当。有些是红秀才哟。我劝同志们,有阅读能力的,读十几本。基本开始嘛,不妨碍工作。要读几本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一讲读哲学史,那可不得了呀,我今天工作怎么办?其实是有时间的。你不读点,你就不晓得。这次就是因为上当,得到教训嘛,人家是哪一个版本,第几版都说了,一问呢?自己没有看过。”

  根据毛的意见,1970年11月6日,党中央发出《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传达了毛主席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关于党的高级干部要挤出时间读一些马列主义著作的指示,建议各单位干部读六本马、恩、列著作和五本毛泽东著作,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关于正确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

  四年后,1974年12月26日,为了给无产阶级专政寻找理论支持,毛泽东又指示王洪文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把列宁著作中好几处提到这个问题的找出来,印大字本送我。大家先读,然后写文章。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很容易。因此,要多有点马列主义的书。”…[详细]02二、具体针对某些特定高级干部的荐书1961年,毛泽东推荐“各省委书记”看《金瓶梅》《金瓶梅》是毛泽东亲自拍板在全国小范围解禁的。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曾说过:“《金瓶梅》可供参考,就是书中污辱妇女的情节不好。各省委书记可以看看。”1961年12月20日,毛主席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国小说写社会历史的只有三部:《红楼梦》、《聊斋志异》、《金瓶梅》。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都看一看,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是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的。”1962年8月11日,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说道:“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是光写黑暗的,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不如《红楼梦》、《西游记》使人爱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写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

  但毛泽东对《金瓶梅》的推荐,似乎仅限于“各省委书记”及其他一些高级干部,且并没有形成正式的文件,所以具体情形传播不广。以至于胡耀邦后来曾专门找给晚年毛泽东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徐中远询问情况,据徐中远回忆:“胡耀邦同志爱散步,当年他每天沿着中南海边一般要走一万步。1984年至1986年期间,因中南海部分区域开放参观,他散步就改在毛主席丰泽园故居院内。我记得,耀邦同志第一次与我交谈时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说:‘我是给晚年的毛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就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耀邦同志说:‘那我问你: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这是耀邦同志与我交谈时向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我说:‘说真话,毛主席晚年没有看过《金瓶梅》。我们是从1966年5月开始为毛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毛主席每天看什么书我们都有登记,直到他老人家逝世,这10多年的时间里,毛主席没有向我们要过《金瓶梅》,我们也没有发现他老人家看过《金瓶梅》,但可以有把握地说,毛主席生前看过《金瓶梅》。’” …[详细]

  1967年,毛泽东在与刘少奇最后一次会面时向他推荐了三本书1967年1月13日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期间毛泽东推荐给刘少奇几本书,据刘少奇机要秘书刘振德的回忆:“毛主席建议少奇同志读几本书,我接过来(书单)一看,一本叫《机械唯物主义》,作者是海格尔(法);一本叫《机械人》,作者是狄德罗(法);另一本是中国的《淮南子》。”毛泽东当时为何要推荐这些书给刘少奇?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前两本书均以“机械”命名,隐含批评刘少奇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机械马克思主义”的意思,希望对“文革”表示困惑和不解的刘少奇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是“运动”、“变化”、“革命”,以及“有问题才革命,革了命又出问题”,而非”“机械”、“静止”的。至于推荐《淮南子》,或许与该书作者刘安最后因“谋反”之罪被抄家有些关系。…[详细]

作者: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康有为毁了戊戌变法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