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著名抗战将领左权为何牺牲前仍背着处分(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2-18 16:48:37

 

  留苏期间,被扣上

  “托派嫌疑”帽子

  左权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在党内的政治地位却与其军事地位形成强烈的反差——直到牺牲,他都是一个背着留党察看处分的“托派嫌疑分子”!

  左权在留苏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为人正派,因而威信比较高,但因他从不主动向王明靠拢,引起王明的不满。1928年的一天,左权和一些留苏同志一起在宿舍吃了一顿中国饭,王明知道了这件事后大做文章,说他们是“江浙同乡会,有托派嫌疑”。自此左权就被戴上了“托派嫌疑”帽子,受到严格审查。

  左权1930年学成回国进入苏区,而王明等1931年在党内取得了领导地位,他们把在苏联的旧账带回国内清算,左权成为当时苏区肃反扩大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于1932年被撤销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之职,并被给予留党察看的处分。此后虽经左权多次申诉,王明始终没有撤销给他的处分。所以“托派”和留党察看成为戴在左权头上十多年的政治“紧箍咒”。

  1940年4月朱德回延安时,彭德怀请朱德向上反映,说左权虽为副参谋长,但肩负的其实是参谋长的职务,仅凭这一点,从工作方面着想,也应该拿掉他头上的“紧箍咒”。1941年的一个晚上,左权手拿刚收到的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文件,找到彭德怀,流着眼泪说:“王明在中央,我永远也翻不了身!”正如左权的女儿左太北以后所介绍的:“从1932年到1942年,父亲一直在前线。他从来没离过前线,但是在前线他连参加党会的资格都没有,马夫都有资格,他没有。”

  1941年11月,左权再次写信向党申诉,这封信由彭德怀用电报拍发给中央书记处。然而,中央却一直没有对他的“托派”和留党察看问题进行明确表态。左权牺牲后,林彪非常难过,他对左权的妻子刘志兰说:“左权从黄埔毕业后要是不去苏联就好了!”这委婉地表达出他认为左权是因到苏联才“沾了托派的包”。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