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可以说是黄埔军校生的“大哥大”,因为他是一期生。他与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是同一期的同学,当时徐向前在一队,胡宗南在四队。
他们曾在一个大操场上集合,一个饭堂吃饭,一起聆听孙中山大元帅的教导,一起听校长蒋介石训话,唱一样的校歌。他们还一路东征作战平定叛逆。
不同的是,徐向前参加的是“青年军人联合会”,胡宗南参加的是“孙文主义学会”。那时,这两会对立,斗争尖锐,只是他们都算不上头面人物,因此并无直接冲突。从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徐向前和胡宗南才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各唱各的歌。胡宗南率军多次“围剿”、堵截徐向前的红军;徐向前多次指挥部队,把胡宗南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抗战爆发,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徐向前为了团结胡宗南一致抗日,曾写过一封信给他。在信上徐向前称他为“学兄”,而自己谦逊称“学弟”。
在黄埔军校徐向前只是普通一兵,既不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员,更不是共产党员,开学时刚集体加入国民党,还没弄清这国民党是干什么的。因此,尽管他学习努力、参战勇敢,可是并没引起蒋介石注意。
蒋介石每月都找些学生谈话,从学生中发现了不少人才,就是没发现徐向前这个帅才。一次蒋介石又找学生谈话,徐向前和几位同学排队在校长办公室门外,一个个进去个别谈话。轮到徐向前了,蒋介石问他:“叫什么名?”
徐向前答:“徐象谦(徐向前的原名)。”
又问:“什么地方人?”
答:“山西五台县。”
再问:“在家做什么?”
答:“当过教员。”
一问一答,机械没趣。受过日本士官学校训练的蒋介石,威严得像个法官。
蒋介石睁大眼睛瞅瞅面前这个瘦弱的学生。平时就少言寡语,见到大人物徐向前就更加腼腆。谈话草草结束,徐向前没给蒋介石留下个好印象。
可蒋介石怎么都不会料到,就是这个沉默寡言、让他瞧不上眼的学生,五年后,跃然成了共产党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总指挥;当然就更想不到,他会成为新中国的元帅!在黄埔军校期间,徐向前曾荣幸地参加过孙中山的卫队并且还为他站过岗,他是十大元帅中伴随孙中山时间最多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