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关于在1926年的溥仪赐赏的记录显示,当时很多的人都领了赏,既有陈宝琛、陈曾寿、温肃一类忠心耿耿的清朝老臣;也有张宗昌、吴佩孚、刘凤池、毕庶澄一类的新兴军阀;还有日本警察署高桥、海军少将有野修身、日本公使芳泽和他的夫人、小姐以及英国的领事、英军司令;而皇后婉容、醇王府的格格们、朗贝勒府的亲属们,甚至连溥仪的乳母、老妈子、御医、随侍和太监们一个都没有拉下;但惟独不见有关文绣受赏的任何记录。
虽然颁赏没有文绣的份,但是进贡却落不下她。有资料记载说,1928年旧历九月是皇后婉容的生日,按规矩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们都要给皇后进贡,当时她接受的“千秋贡品”包括果品、衣料、化妆品、古玩、首饰、字画、烟酒等,其中也包括文绣进贡的宴席一桌,外加烧鸭一对,饼干两匣。可是,轮到作为皇上淑妃的文绣过生日时,却无半人问津。自己所有的遭遇,令文绣彻底地寒心了。时间转眼到了1929年。在张园的庄主张彪因病去世之后,张彪的儿子张挺不愿意让溥仪继续在园子里白住下去,他跟溥仪提出要交房租。而在张庄居住了四年的时间,溥仪对这里的环境也逐渐生厌,正好趁此机会,溥仪和他的家人搬离了张园,住进了原民国驻日公使陆宗舆的公馆——乾园。溥仪在搬进去之后,将公馆的名字改为了“静园”,当时他还在为自己的复辟大业奔忙,所以取此名,寓意静观变化,静待时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如秋江静”,“静以养吾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