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人为何后悔“卢沟桥事变”的处理方式?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18:16:12
了9月12日,实在含糊不过去了,就问部下讨了一支手枪,进了书房,说是自杀去。

  一会儿又出来了,向守在门外面的第53军高级参谋田中忠胜大佐(陆大49期)发问:“这枪怎么不响?”原来保险还没打开呢。

  田中帮他打开了保险以后,这才进书房里去连开四枪自杀,他那位彪悍的太太则在确认杉山元已经死了以后,也咬碎氰酸胶囊自杀。

  不管杉山元的自杀是不是太迟了点,也不管他在自杀的过程中是不是还有点白痴习气,比起连自杀都不会的东条英机,也算得上是条汉子了。先别急着说田中新一狂妄,按照当时昭和军阀的思维方式,田中新一没有出什么格,就是石原莞尔本人也提出了“支那兵的撤退,责任者的处罚,支那方面的谢罪和今后的保障”这四条所谓不扩大的条件,并且一天以后被内阁会议追认了。

  所以蒋介石在庐山文告中是这样说的:“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逼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因为中华已经没有了退路。

  蒋介石的庐山文告,在战后不少日本人的回忆中,都全文或者接近全文引用,因为他们在失败了以后,才听出了这段他们不屑一顾的话中,实际上凝聚了历经四千年风雨沧桑的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决心。

  有一位以后还会说到的人物叫濑岛龙三(陆大51期),此人号称是”昭和三大参谋“之一。1995年9月,厚达500余页的《濑岛龙三回想录?几山河》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两个月内增印10次。

  濑岛在那本回忆录里坚持认为,发动”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扶持”满洲国“是”有点问题……但是租借关东州,经营南满铁路和驻扎必要的兵力是日俄战争的结果,并且由朴利茅茨条约得到国际承认的结果“;谈到太平洋战争时,在承认”牺牲了三百万日本人的尊贵生命,丢失了先人建筑起来的领土,给他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在世界上丧失了日本的信用“以后,还是断言太平洋战争不是”侵略战争或计划战争“,而是”自存和自卫的受动战争“。

  不少陆军参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