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40秒击中目标
在通县布防的二营营长岳振华敏锐地感觉到,敌机国庆后来的可能性很大。营党委于是决定,所有岗位留精兵强手值班,随时准备作战。
10月7日,北京天气转好,岳振华感觉到“老朋友”要来了。上午10时03分,值班人员报告,一架rb-57d由浙江温岭进入,经南京,沿津浦线向北京飞来。一路上,我歼击机共起飞10批13架,有3架9次开炮,均未获战果。面对一架架战机跟踪、攻击,rb-57d十分傲慢,在毫不改变航线的情况下径直迫近北京。
敌机距北京700公里时,北京军区地空导弹群指挥所命令:“营指挥所进入一等(战斗准备)。”距离450公里时,群指挥所命令:“各营进入一等战斗准备。”rb-57d向二营火力区方向飞来,距离二营阵地135公里时,岳振华下令制导雷达打开天线捕捉目标。距离70公里时,6枚装上发射架的导弹立刻跟随雷达天线转动起来,直指空中的敌机。距离60公里时,岳振华果断下令:“三点法,导弹三发,28公里消灭目标。”
正在关键当口,上报参谋突然报告:“上级叫等一等。”岳振华听到这个命令一愣神,怀疑听错了。说时迟,那时快,引导技师徐培信大声报告:“发射距离到。”错过战机才是犯大错,岳振华不再犹豫,断喝一声:“发射!”3枚导弹起飞腾空,40秒后,全部命中目标。
事后才明白,二营的上报参谋在向群指挥所报告营长的最后歼敌决心时,群指挥所对二营方向的参谋正在听本级指挥员的指示,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这位参谋让二营的上报参谋“等一等”,意思是“等一等再上报”,而不是“等一等再打”。结果,这个误会差点贻误了战机。
导弹二营打出“世界第一”
rb-57d的残骸坠落在通县东南。这架侦察机1955年出厂,归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六大队的四中队所有,先后侵入大陆15次,飞行时间已经累积到了836个小时。驾机的国民党飞行员王英钦死亡,他的尸体距离飞机残骸大约400米,但降落伞落地的地方却在12公里之外,24根伞绳中有22根被割断,2根与伞衣脱落。最后的结论是,伞绳是被断裂的机翼割断的。机上只有1名飞行员,而不是以前认为的2到3人。
听说中国的导弹部队打下了先进侦察机,苏联政府派人到北京来查看残骸,他们亲眼见到rb-57d的残骸时如获至宝,什么都想要,把飞行帽、供氧设备,甚至飞机机翼蜂窝结构的部件都拿走了。那时中苏关系比较好,地空导弹又是苏联卖给中国的,彼此是师生关系,看着东西被拿走,空军的科研人员很心痛,却又不好说不许他们拿。
取得了世界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实战胜利后,二营阵地上一时将帅纷至。朱德、聂荣臻、贺龙、徐向前、林彪都到二营实地考察和祝贺。
岳振华还向听取战斗汇报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提到了一段插曲:在布防北京前,3个地空导弹营到西北实弹打靶,二营没有打中目标,检查发现苏联军工厂把方位角扫描马达的电线接反了。如果当时没有找到毛病,一旦用在这次实战中,那么3枚导弹将正好落在国庆十周年十大工程之一———北京火车站附近,那样一来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