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百团大战与吕正操一封军机密电有关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06:52:45

吕正操遗像。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政治委员吕正操同志,于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吕正操同志1934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戎马生涯

  年少有为 20岁任张学良副官

  1905年1月4日,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时期,辽东处于日俄的炮火之下。出于安全考虑,吕正操出生之后,就被母亲藏到柴草垛中。

  吕正操晚年回忆起童年深有感触地说:“当时家里穷得叮当响,我从小放牛种地,后来又到小店铺当了学徒工。”

  少年时期的吕正操目睹了日军的残暴。他家菜地靠近南满铁路,这条铁路在日俄战争后被日军占有。村民经过铁路时,经常遭到日本人的打骂,吕正操的祖父、大伯和老师,就被他们砍伤过。有一次,一个村民在过桥时,被日军一刀挑死后推进河里。吕正操自小恨透日本人,立志长大当兵打日本。他的学名是“正言”,被他改为“正操”,意思是操练好了打日本。

  吕正操从小就有叛逆精神。还在读小学时,他就在班中第一个站出来,剪掉了长辫。有一次他还掀下一根板凳条,狠狠地打了一下他的老师,然后跑到河边壕沟里藏了三天。因为家贫,他小学没读完即辍学,在一家缫丝厂做学徒。

  1922年,17岁的吕正操加入奉军,20岁时成为张学良的少校副官兼秘书。从1929年一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他一直都在张学良身边或部下任职。

  反对南撤 改编部队投奔“八路”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时,吕正操与应邀前来西安共商国事的中央代表罗瑞卿等人常有接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吕正操到国民党53军任691团团长。1937年5月被中共中央北方局秘密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吕正操随国民党53军南撤。此时,吕正操接到中共北方局指示:留在敌后,找地方党开展抗日游击战。

  1937年10月14日,在一次对日作战中,吕正操带领部队撤离到河北晋县东北的小樵镇,宣布退出国民党53军。因暂未和中共地方党组织联系上,部队改称“人民自卫军”。

  不久,人民自卫军被纳入晋察冀军区领导。吕正操被任命为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公署主任。

  冀中根据地的创建由此开始,这是中共在平原地区的第一个根据地。凭着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赫赫战功,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