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死神插上翅膀:气球、飞艇、飞机及航空兵的诞生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2 01:27:34

  踏入战场 死神插上翅膀

  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各国军事当局认识到了航空气在军事领域里的发展前景,欧洲的各个强国开始搜罗各种各样的飞机以供陆军使用。不过,这时的飞机还主要用于侦察,飞机的研制工作大多也由私人进行,因而进展相当缓慢。在德国,人们的兴趣还主要集中在体积庞大的齐柏林飞艇上,因为此前公众的捐款使齐柏林得以继续以飞艇先驱者的身份从事研制工作,并最终向德国人证明了这种飞艇的实用价值。在另外两个航空大国法国和英国,飞机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但是,军人们已经急不可待地要把这件新式武器用于战争了。尽管飞机此时还存在许多问题,甚至还经常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但职业本身就充满危险的军人却顾及不了那么多。于是,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露面了。

  1911年9月27日,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殖民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向土耳其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意大利决定依靠武力达到目的。9月29日,意土战争爆发。当时,土耳其还没有飞机,意大利却拥有军用飞机20余架,飞行员32名。这些装备和人员被编为第1飞机连,隶属意大利陆军。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陆军动员9架飞机、11名飞行员组成航空队参战。这9架飞机中有2架为“布莱里奥11”型单翼机,2架为“亨利·法尔芒”型双翼机,2架为“鸽”式单翼机,3架为“纽波特”式单翼机。10月15日,这9架飞机以及11名飞行员乘军舰抵达的黎波里海湾。10月23日上午,航空队队长皮亚扎上尉驾驶“布莱里奥11”型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的土耳其军队阵地上空进行航空侦察,从而揭开了飞机参战的序幕。10月25日,副队长莫伊佐中尉驾驶一架“纽波特”飞机在侦察途中发现,在艾因扎拉地区有一个庞大的阿拉伯营地。为了弄清这个营地的详细情况,莫伊佐降低飞行高度在目标上空进行盘旋。当时还没有专门的防空兵器,营里的士兵面对这种情况只能用来福枪对起射击。没想到,还真有几颗子弹命中飞机,机翼三处受伤。这是空战史上飞机首次遭到地面火力杀伤。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驾驶“鸽”式单翼机升空,前往敌军上空侦察。所不同的是,加沃蒂这回创造性地携带了4颗各2公斤重的“西佩利”式手榴弹。在飞到艾因扎拉地区的敌军阵地时,加沃蒂少尉将手榴弹扔了出来,从而开创了空中轰炸的先例。虽然这次轰炸引起了一场舌战--土耳其指责意大利轰炸了应受保护的医院,犯下了罪行--不过比这更重要的是,人们已认识到飞机在未来的战争中可能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1912年1月,意大利飞行员又首创使用飞机进行宣传活动,他们向土耳其控制区空投了数千张传单,规劝当地的阿拉伯人放下武器。2月23日,队长皮亚扎上尉又在其飞机座椅上固定安置了一架照相机,进行空中照相侦察的尝试。尽管当时使用的照相机在一次飞行中只能曝一次光,拍摄一张照片,但这毕竟开创了空中照相侦察的先河。

  1912年5月,意大利陆军又组成了第2航空队,向战区增调了35架飞机。这一次,他们开始了夜航行动。6月之前,队长马连戈上尉进行了多次夜航巡逻和侦察。6月11日凌晨,马连戈乘着黑暗向土耳其军营空投了数枚炸弹,进行了空战史上的首次夜间轰炸。当时的夜航设备十分简陋,只有一支固定在飞行帽上的强光手电,飞行员通过手电照射到地面的亮光辨别目标和方位。凭这种装备进行夜航,其难度可想而知。9月10日,由于飞机出现意外故障,飞行员依连塔不得不迫降到敌方阵地,从而又开创了空战史上飞行员被俘的记录。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