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传奇老人。在他传奇的生命轨迹中,那段战争经历给他留下了厚重的人生履痕;从他身上,我们了解到,人民海军曾有一次跨国参战行动--
一位古稀老人的海军情绪
《上甘岭》这个取材于朝鲜战场上的鲜活故事,曾壮怀激烈,砥砺后人。50多年过去了,朝鲜战场上的硝土已被风化,弹坑恐怕也已长满了瑟瑟荒草。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也已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谈资。然而,就在几天前,却有一位老人揭开了一段鲜活的历史,并撰写文章,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人民海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全部经过……记者对这位传奇老人进行了专访。
他叫林有成,曾任海军护卫舰某支队(现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济南”舰水雷班长、东海舰队训练团教员等职,1972年转业到地方,退休前系福建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在我们采访的头一天,他刚刚过完70岁生日。
老人说话如倒豆子,嘎嘣脆响。他说:“我觉得应该把我们海军的参战经历写下来,免得漏掉这段历史。”
这会儿,热情招待我们的林家阿姨说:“他成天写写写,都70岁的人了,也不顾及身体,都把我急坏了!”
林老赶紧接茬:“我看着当年参加朝鲜战争的海军17个人中,病的病,老的老,去的去。
我不写,海军抗美援朝的历史就要消失了,我又活不了多少年了,我应给后人留一些东西!”
趁阿姨去泡茶的机会,林老从自己的书房里抱出了一堆资料。我们粗粗的翻阅了一下,里面都有林老追忆人民海军参加抗美援朝期间布雷作战的文章。
彭总指示:为扼制敌人再次登陆,让海军派人来设障清川江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奋勇作战,势如破竹,一举突破了“三八线”,解放了朝鲜北方的国土。这个时候,“速胜”思想在志愿军队伍中很有代表性,朝鲜人民军也希望能突破“三八线”,争取更大的胜利。甚至连当时的苏联驻朝大使、人民军的总顾问拉佐瓦耶夫也有这样的主张。
但,彭德怀考虑到:志愿军没有空军的保护,又无海军的两翼支援,恐怕会受到敌人的左右进攻。于是,他语重心长地说:“敌人不是傻瓜,他们现在在想什么呢?会不会设下圈套让我们钻呢?他们会不会利用我们现在战线过长,再造一次仁川登陆计划呢?”(1950年9月15日,美国及其他侵略军在人民军侧后方,即清川江至元山一线,实施了仁川登陆作战,赚了个大便宜。
尽管如此,拉佐瓦耶夫还是用电报在斯大林面前告了彭德怀一状。不久,斯大林回电给金日成,并转告拉佐瓦耶夫,措辞极其严厉地说:拉佐瓦耶夫强行南下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撤销了拉佐瓦耶夫的大使职务。并言明,作战问题应多听久经战场考验的彭总为上。
1953年春节前,在彭总预料之中的敌人第二次登陆计划酝酿出台了。
彭总立即指示:命令年轻的人民海军派员入朝秘密布雷--击退敌人于滩头,彻底粉碎敌人的第二次登陆计划。
海军任命张学思参谋长任总指挥,并从华东海军抽调17名官兵秘密赴朝
1953年2月22日,林有成当时正在“济南”舰上当水雷班长。上午9点左右,水雷长刘文华通知他,让他立即赶到支队司令部作战室去开会。
与他一起去的还有“西安”舰、“武昌”舰和“长沙”舰的水雷班长郑长晖、唐兆贤和应加琪。到了作战室后,作战室主任立即宣布了命令:“你们4人于后天出发,到北京海军司令部接受作战任务。至于什么任务,报到以后就会知道了。”
作战室主任接着说:“由于任务很紧急,去北京的车票已经买好了,不知你们是否有困难?”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还有什么价钱好讲的。他们4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坚决完成战斗任务、为海军争光!
经过5天的奔波,他们于27日按时抵京。当天,海司作战部李副部长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他们,并把他们送到了位于前门大栅栏的海军第一招待所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带着他们赶到了海军司令部接受战斗任务。
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他们要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西海岸指挥部参加抗美援朝,并单独执行清川江水下设障战斗。
海军宣布:此次作战任务由海军参谋长张学思任总指挥,任命华东海军扫雷大队长孙公飞为总负责。由原扫雷大队参谋长刘培良、原中队长马志高配合;由原扫雷大队航海业务长杨德全和登陆舰五舰队杨航海长带领5位航海班长负责航海保障;原扫雷大队参谋钱鳌任作战参谋;原“济南”舰水雷班长林有成等7名同志负责各型水雷的各项战斗准备及定深和敷设到海中的战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