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前进观察员请求火力支援的例子。
它们的内容不同,但应注意到它们都遵循一套传送程序。为便于召唤火力支援任务,并非所有的火力支援任务都以这种形式执行。如果一个阵地或观察所即将被敌军冲破或已被冲破,在朝鲜面对中国人的“步兵波”攻击方式时这种情况屡次出现,某些火力支援任务的召唤过程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当第213野战炮兵营的joe adams谈起1952年10月的白马山395高地之战时回忆道:在中国人突破他的观察所和邻近阵地时,他用了类似这种口气与火控中心通话:“这该死的地方到处都是中国人,他们正在向我的掩体射击。” 某些部队设置了 “最终保护线”,它规定了实施最终保护射击的坐标,此外,也用来对付即将突破阵地的敌军突击部队。像“火速发射”这类的词经常被提到,例如1953年4月的猪排山防御战中,第57野战炮兵营的richard jaffe少尉下达了“给我把猪排山烧红!”的命令,这实际上意味着使用所有可用的火炮和变时引信弹药向该高地实施急促射。
炮击任务:1
来自a连的第二观察员。目标是正在架设迫击炮的敌军小股部队。目标易于在地图上识别,能以一定等级的精度标定其坐标,但必须进行校正。
请求1:“fox oboe a连第二观察员,炮击任务!密位2300,坐标236-421,敌军正在架设迫击炮。将进行校正!” 火控中心将信息传送到炮兵连并在增添“炮兵连一轮效力射”等内容后重新发出该信息。这意味着最终的效力射全连共发射6发炮弹,每门炮1发。
初始炮击同时发射两发炮弹,观察员从两发炮弹弹着点之间正中开始校正。典型的校正方法是向左或向右校正使弹着落在观察员视线和目标所成直线上。从那里,他将增加或减少400码的首次校正;然后进行200码校正,接下来一次100码,随后再增或减50码,随后发出“效力射”的命令。这种方法在下列情况变得很常见后被广泛采用:在目标区内前进观察员会经常沿视线进行最初的增减校正,而且有很多次最初弹着距目标不过100-200码。
炮击任务:2
来自b连的第一观察员。目标在校核点210附近。目标是在开阔地上的敌军步兵班。
请求2:“fox oboe b连第一观察员,炮击任务!密位3200,自校核点210,向右300校正500,开阔地上的敌军步兵班,将进行校正!”火控中心将在添加“炮兵连一轮变时引信弹药效力射”等内容后转发该信息。
炮击任务:3
来自c连的第一观察员。目标距观察员1000码远。目标是敌军的一座掩体。
请求3:“fox oboe c连第一观察员,炮击任务!密位0400,坐标234-146,距离1500,敌军掩体,请求精确火力支援,将进行校正!”火控中心将在添加“延时引信精确效力射”等内容后转发该信息。
该炮兵连将进行一轮试射校正,然后进行被召唤得效力射,火炮将发射延时引信弹药,观察员将报告连续一轮炮弹中每发与目标相关的弹着点。火控中心将通过平均“超过”、“不足”、“偏左”、“偏右”的弹着数据来实施修正,直到目标被摧毁为止
炮击任务:4
来自c连的第二观察员。敌军进攻到了前方约500码处。观察员发送估算的目标中心,并请求额外的火力支援。
请求4:“fox oboe c连第二观察员,炮击任务!密位2800,坐标354-456,束状散布500码,进攻中的敌军步兵,请求实施全部可用火力!”
火控中心将在添加“一个炮兵营正在实施初始炮击。正在请求军属炮兵的火力支援。报告观察数据!”等内容后将该信息重发给观察员。
炮兵前进观察员肯定没有“赢得战争”。但退一步说,交付到一名22或23岁的中尉手中的力量和责任是惊人的。野战无线电或ee8野战电话中的一次火力召唤具有比一个完整的步兵连(某些时候是步兵营)更大的破坏力。对于那些召唤师属炮兵或军属炮兵的不同权限的观察员,目标在其射程内的所有火炮都由他们支配,必须用“可怕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等词汇才能描述这种强大的破坏力。一个从不扣扳机的人夺走了许多中国和北朝鲜士兵的生命,拯救了许多美国、南朝鲜和联合国军士兵的生命。他只是简练而专业地吐出一个词:“效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