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前,日本图谋中国的野心渐露。南京国民政府为从苏联方面获得支持,以便合作对抗日本,由孙科出面组织了“中苏文化协会”,并出任会长,扩大了与苏联的文化交往活动。
孙科为争取苏联援助,在阎宝航等人推动下,还发起成立了国民外交协会,阎宝航担任这两个协会的理事,并主办协会的各项对外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后退守大后方,阎宝航以非凡的才干和勇气,活跃在重庆的社会舞台上。
1941年6月上旬,阎宝航在社交场合遇到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孙科,他们告诉阎宝航:根据中国驻德国使馆武官桂永清近日传回重庆的消息,德国准备在1941年6月22日前后进攻苏联。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阎宝航闻讯后立即向周恩来报告,并通过自己的助手李正文,向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报告这一重大情报,李正文担负着与苏联大使馆的联络工作。
作为国民政府重要人物的于右任和孙科,在得知德国即将发动侵苏战争时,心情十分复杂。他们知道苏德战争如果爆发,国际形势会有大的变化,很可能给中国抗战带来意想不到的重大影响。
因为阎宝航曾留学欧洲,对国际形势颇有见地,所以他们将仅限于国民政府少数高层人士才能知道的机密情报,特地告知阎宝航,想听听阎宝航对此事的分析和预测。阎宝航也因为受到了他们的信任,才得以与闻了这一机密。
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得此情报后,立即向苏联国内发回消息。
1941年6月14日,苏联政府授权其新闻机构塔斯社,向全世界发表声明:从苏联掌握的材料看,“德国同苏联一样,也在信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条款。有鉴于此,苏联人士认为,关于德国企图撕毁条约并准备进攻苏联的传闻纯属无稽之谈”。
中共中央电告苏联
周恩来一方面十分信任阎宝航,一方面又亲眼看到塔斯社的声明,这个重大事件同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究竟孰是孰非?
阎宝航认为于右任和孙科所说的消息是真实的,从国民党政府与德国政府的长期交往来看,德国事先向中国蒋政府打招呼是有此可能的,从阎宝航到南京政府方面赴任以来的所见所闻来看,中德双方一直有着特殊的来往。
桂永清在1931年春以少将身份赴德国学习军事,行前蒋介石叮嘱他“不但要学习军事,还要摸清德国国社党的组织活动情况。”桂永清进入德国的军事学院,并结识了纳粹头目戈林等人。1940年3月,桂永清在何应钦大力保荐下,以中将身份赴欧洲从事军事外交工作,任驻德使馆武官四年之久。
1941年春,德国法西斯准备进攻苏联,为增加胜算,策动日本同时从东方进攻苏联。而日本由于陷入侵华战争的泥沼中无法脱身,又曾在局部战场被苏军打得大败,对德国的建议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