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清和铁道部长滕代远、铁道部公安局长冯经等同车护卫毛主席。每到一站,他们都要下去检查一次,及时与前方的同志取得联系,以保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
毛主席出国时,一路平安,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是,在回国途中,敌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呢?现在,摆在侦查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是,能不能准确无误地抓住敌台,这是胜利的根本。
这天凌晨一点多钟,那个和计兆祥住同院的旧警察,匆匆赶到指挥部报告:“计兆祥正在发报!”
下午两点,李国祥郑重地签发了侦破命令——
“关于侦破国民党保安局北京潜伏台一案的命令:只捕计兆祥1人。”
1950年2月18日,成润之、曹纯之率人赶到现场,曹纯之在计兆祥屋里看了一遍,蓦然,他发现天花板上的那幅《牡丹图》,大声命令:“把电台取下来!”
侦查组长辛立荣闻声而动,立即拉来一张桌子,将一条板凳架在桌子上,一脚跨上,推开《牡丹图》,露出一个黑咕隆咚的大窟窿,里面什么也看不见。辛立荣掏出手枪,纵身一跃,跳进了天花板里面,侦查员也紧跟其后,爬了进去。
一会儿,辛立荣从天花板上面取出一台美制sst-1-e型25瓦电台,一支美制手枪,一本写在《古文观止》上的密码本等罪证。
侦查人员乔扮特务智擒案犯
特务头子毛人凤并没有彻底死心,他还把一线希望寄托在“东北技术纵队”的行动上。
这天傍晚7时左右,一架没有任何国籍标志的飞机,在悄悄地沿着朝鲜东海岸飞行。它嗡嗡地穿过鸭绿江,又飞过吉林的大片原野山峦。当飞到离哈尔滨不远的一处山林上空时,低低地来回盘旋了好几个圈,它显然是在寻找联络信号或者选择空降的合适地点。
过了好一会儿,飞机上抛出两个黑点,徐徐下降,逐渐放大,转眼之间,便降落到了地面。
成润之带着哈尔滨公安局的几名侦查人员,早就等候在这里的山林之中。
“不许动!举起手来!”当两个黑点刚落到地面,成润之和侦查员们立即高喊着从四面包抄而上。
经过审查,这两个特务一个叫张大平,一个叫于冠群,都是毛人凤手下的心腹小头目。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他们将于第二天上午8点到哈尔滨的松花江饭店,与东北技术纵队接头。针对此情况,公安人员拟定了一个冒名顶替诱捕案犯的行动方案。
翌日早晨,在摆设显得格外豪华的210号套房里,有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来回踱步。
一会儿,房门轻轻响了两下。
“谁?”他颇为威严地问。
“我,205来了。”声音不大,却透出警觉。
“进来!”随即打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