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粟裕原本是志愿军司令员第一人选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24 02:07:08

  粟裕曾先后6次负伤。战伤的后遗症和过度的劳累使刚到中年的粟裕就患有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症,经常头晕头痛,靠戴着健脑器工作。尽管如此,1950年上半年,粟裕仍然坚持抓紧准备解放台湾的工作。7月7日以后,当得知毛泽东亲自点将,交给他抗美援朝的新任务后,他深感这是党中央、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理应勇挑重担。但又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恐怕顶不下来,下面就难以指挥了,会耽误大事。因此,粟裕向毛泽东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的同志。毛泽东仍坚持要粟裕去。

  粟裕立即为新任务做准备工作,指令华东军区暨三野司令部选配东北边防军指挥部的参谋、通信班子,指令华东空军调查研究侵朝美军空军的飞机数量和作战能力,并向军委建议增调原准备用于攻台作战的三野主力9兵团(辖20、23、26、27军,共15万人)参战。粟裕说:“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辞了,我还是要去。”

  不料他的病情日益加重,不仅难以坚持工作,甚至左右环视都困难,吃饭时要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直线上。粟裕不得不向军委和毛泽东请假治疗,力求尽快康复。

  因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去青岛治病,毛泽东专为他配备的两个副手也就可以不急于到职了。因此,东北边防军的指挥机构也就建不起来。加上其他一些情况,周恩来深为焦虑。7月22日,他与代总参谋长聂荣臻联名致电毛泽东,提出自己对边防军工作的建议:

  请主席考虑边防军目前先归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并统一一切供应,将来粟、萧、萧去后,再成立新的边防军司令部。

  可见,此时军委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转,因而一切只做临时性的安排。但是粟裕休养半个月后,病情仍未见好,他心急如焚。

  8月8日,毛泽东收到了粟裕托罗瑞卿转交的信,对粟裕的病情十分关切,当即复信:

  粟裕同志:

  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定之。

  问好!

  毛泽东八月八日当时美军还没有越过“三八线”,朝鲜局势不很明朗,毛泽东预计东北边防军“8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还没有到主帅必须立即出马的地步,所以说“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延长了原来“只同意他(粟裕)休息到8月中旬”的时间,要粟裕安心养病,以便尽快康复上任。

  8月11日,根据毛泽东8月5日的指示,边防军所属13兵团召开各军、师干部会议,听取部队情况汇报。边防军副司令员萧劲光也遵照军委命令专程从北京赶来出席会议。随后,高岗于8月13日至14日主持召开了东北边防军高级干部会议,萧劲光、萧华和邓华均在会上作了讲话。这时东北边防军的任务更加明确,即准备入朝作战。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