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左权之女首度揭秘十字岭战役真相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24 02:07:08
1940年8月,因筹划“百团大战”太忙,刘志兰带女儿回到了延安。两人远隔,思夫心切的刘志兰情绪不稳定,刚离开前线又想重返前方和丈夫在一起,她给丈夫写了很多信。左权百忙中给妻子回信,反复安慰妻子,不厌她的牢骚,每封信里都有“志兰,亲爱的!紧握你的手!……”语语深情。信中,左权详细描述了前方残酷的战斗,说每逢敌人扫荡,女同志和小孩子是极受罪的。他劝妻子安心:“尽管我可能会越走越远,只要我俩的心紧紧靠在一起,一切就没问题了!”

  然而分别21个月后,左权却牺牲在山西辽县十字岭“反扫荡”的战斗中……

  “经历战争的人不愿回顾战争”

  关于父亲的更多故事,深陷悲痛中的母亲从未对太北讲过,后来照顾过她的彭德怀伯伯也很少提及,因为“经历过战争的人都不愿回顾战争”。

  “只有一次,彭伯伯回忆起父亲,深情地说,‘你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躲避一下是来得及的。可他为什么没有躲避呢?要知道,当时十字岭上正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自己先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啊!’”

  左权将军牺牲后,小太北在延安保育院长大。那时,毛主席每次来看望孩子们,总要问:左权的女儿在哪儿?然后抱一抱小太北。1952年6月1日,在北京八一小学上学的左太北和几名同学代表少先队员到中南海向毛主席献花,得知她是左权的女儿,主席面色一下子凝重起来,关切地问:妈妈怎么样了?周末在哪里过?随后主席拉着太北的小手并郑重地和她合影留念。

  1957年,因为母亲到外地工作,在北京师大女附中读书的左太北,被接到了彭德怀的家里,一住就是两年多的时间。在她的印象里,彭伯伯总是慈祥的,和他在一起没有任何距离。“彭伯伯对‘吃’特别注重,他并不讲究吃得好不好,但很在意大家吃饱了没有。每次看到我扒拉两下就把饭菜一扫而光,他都一副高兴的样子。我想,彭伯伯对‘饿’的感觉体会太深了,他当初参加革命就是‘为了大家都有饭吃’。”

  左太北永远记得1962年彭伯伯为她题的词:“送太北,希望你永远青年”。“那是他最受压抑的时候,他是在希望我不要受到任何磨难,永远能保持开朗、乐观。他见过的苦难太多了……”

  “我从不为享受不到父爱而遗憾,我的生命中有爸爸、彭伯伯两个伟大的人,我觉得特别幸福。”想到这些,左太北仍然眼角含泪。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