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百岁老兵回忆南京保卫战:阵地上尸体堆了好几层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13:27:40

  1937年12月12日,日军主力部队对南京城发动猛攻,攻破了中华门,城内秩序大乱,上峰下令“大部突围,一部渡江”。但除广东部队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向东突围外,大多数部队都未组织突围,而是涌向日军尚未到达的下关渡江北撤。

  当天晚上,正在作战的蔡计佑突然听到有人喊道:“鬼子太多,守不住了,上级命令我们突围撤退。”蔡计佑告诉记者,营长随后集合了队伍,大约有1000多人,计划分几批向城门外突围,城门口堆着很多的沙包,要冲出去得先爬过用沙包堆成的障碍,而日军的火力都集中在城门口附近,直接冲出去很容易成为对方的靶子,“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营长指挥战士们顶着日军炮火拆除堵塞城门的沙包,并鼓励我们‘一口气往外冲,死不了的,米(勿)要做衰仔!出城后只要朝西边跑,设法到达下关就安全了’。”

  前面几批人冒着日军火力往外冲,每次都有一些人倒在了城门口附近。操着客家口音的连长朝我们大声喊:“不要怕, 捱(我)带头,你们紧跟在后面,伤员抓紧身边战友的腰带以免走散,听捱(我)号令一起往外冲。”

  说到这,蔡计佑老人激动地比划道:“随着连长一声号令,我们连的一百多人齐刷刷往城门外冲,我冲出去时只知拼命地跑,也不知自己中弹没有,外面硝烟弥漫,跑着跑着队伍全散了。”

  蔡计佑冲出城门外时,周围已看不到熟悉战友的身影,连长的声音也听不见了。“我不敢停留,继续往外围跑,途中日军飞机朝分散的士兵投弹,我被炸飞的一块小碎石砸中背部,痛得我龇牙咧嘴,但丝毫不敢放慢脚步,至今身上仍留有伤疤。”跑到一处山脚下,实在走不动了,蔡计佑就抱着枪靠在一块石头上休息,这时他才想起已经一天多滴米未进,他的背包里有一点米,就想拿军用口杯煮着吃,但发现没有生火工具,只好作罢。

  但是苦难还没有结束。蔡计佑回忆:“休息时有一个拿着小旗的人(后来才知道是汉奸)向我们喊话,说战争只是人与蒋介石的矛盾,与我们无关,只要进城就有饭吃。我一开始并没有理会,后来发现不少人都涌向城门口,饥渴难耐的我最后也跟着人流走。”

  好不容易突出重围的蔡计佑,再度趟进鬼门关。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