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种思想现状,各团深入开展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仇视、鄙视、蔑视美帝”的动员教育;师党委还提出了“打响第一炮,为祖国人民争光”、“向董存瑞、郭俊卿学习,英勇杀敌,争立国际功”的口号和“边打边练,以战教战”的要求。动员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了敢打必胜的信心,纷纷上书师、团党委,表示要坚决抗美援朝,杀敌立功。炮兵203团董存瑞生前所在的6连,还上书毛主席、朱总司令,请求早日赴朝参战。
1951年4月初,炮兵第21师奉军委令,分批入朝参战。师长吴荣正、副参谋长王亚夫(后任参谋长)奉命组织师前进指挥所,立即率火箭炮第201团、203团第一批入朝;副政委吕琳(后任政委)、参谋长刘义荣等随后入朝。
抗美援朝期间,军委共组建两个喀秋莎火箭炮兵师,另一个师是留在国内的炮兵第22师。该师所属的喀秋莎火箭炮兵第205团、第209团,则于1952年后相继入朝,编入炮兵第21师战斗序列。同时编入的,还有军委炮司直属的6管火箭炮兵第210团和高射炮兵第19营。因此,炮兵第21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作战实力为8个火箭炮团、1个高炮营。
后洞里战斗打响,我军火箭炮兵首战告捷
1951年7月,炮21师副政委吕琳到桧仓金矿洞志愿军总部汇报、请示工作,彭德怀司令员对吕说:“现在志愿军有了你们这样最先进的、现代化的喀秋莎火箭炮,到目前还没有。我们要很好地寻找战机,发挥火箭炮的优势,出奇不意地、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进行闪电式袭击,大量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最后又强调说:“你们的火箭炮团配属哪个兵团、哪个军作战,都要经过我的批准。”
1951年8月,敌人发动了“有限度的夏季攻势”,接着又发动了“秋季攻势”。东线美军第7师向我27军阵地发起攻击,企图进逼金城;中线美军骑1师企图夺取我47军铁原至临津江东之阵地;西线英军第28旅向涟城攻击,企图进占我64军前沿阵地。我军为坚守阵地,歼敌有生力量,采取了“坚决反击,彻底粉碎敌人攻势”的作战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