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印乃堆拉山口冲突:印军比62年更加不堪一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13:26:44

  当时,兄弟还是个八九岁的毛孩子,有个叔叔在五十四军一叁0师当兵,他们也随之也取消休假,进入战备,待命入藏参战。但未过多久,因印方有和平解决争端的表示,任务取消,他们也就没有入藏。

  此后,印军总结了中印边境战争的教训,知道军队有“不打第一枪”的原则,认定只要不开枪,就不会遭到中国军队打击,所以,有恃无恐地突破“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的限制(实际上只是中国单方面后撤),不断地越过实际控制线,在中国军队眼皮下设点。到80年代,个别地区,甚至深入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10公里。

  1986年到1987年,边防守军根据军委指示,曾组织过多次挤占行动,87年局势达到过一触即发的程度,相当紧张

  相关阅读:美评价中印自卫反击战:解放军对的歼灭战(经济网)

  美联社新闻纪录局曾经拍摄了一些很少被人知道的关于美国派驻战地记者拍摄的一些中印局部战争的资料影片。虽然,当时美苏处于冷战期间。但是,作为同为印度后台的两大军事强国的美苏,此次也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及资料秘密共享。因此上,那次战争,可以说等于处于1:3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但是,事实实质是打赢印度就等于中国一同击败美苏当时的两大军事世界强国。但是,时至今日,在国家新闻中心,被解禁的中印战争资料中仍然找不到这份影片资料。而后来的俄国档案中心仅有文字记载。因此,美国人约翰·劳尔称:“其实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中美出现秘密接触,在尼克松表示对华友好态度的同时,美国军方秘密销毁了一些“有碍总统东方战略的不适合的资料”。

  远东情报军事中心原派驻官员霍华德·本杰明是这样评述那场战争的:“那是一场最为愚蠢的战争。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前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十分尴尬的“中美韩战”结果,急需要军事领域里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展美国在中亚战略位置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即在苏联援助第3天,由英美以及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来自2战期间剩余军事物资。

  在由美苏联合支持下,并且有苏联军事顾问专家团进行亲自整训的武装部队,使得当的印度首脑尼赫鲁,产生了“超级亚洲”的可怕思想。因此,他在当年撕毁了与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以3个“王牌”主力旅为先锋,越过“麦克马红线”,在中印交接西藏、青海的地区对中国实施武装打击。

  而中国军队在初期,仅有少量边防军的观察哨所驻扎在这里,总兵力约2-3个连人数不足500人,而印度先期的抵达第1旅则是拥有6000人满员苏制编制主力旅。

  中国于是开始逐步失去很多哨所。但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哨所,都是中国人自己主动放弃的。中共当时多次警告印度政府,但是这种善意的口头警告,在印度当时的“欧美+苏联武器过热症”的极度蔓延情况下,根本就是毫无用处。

  因此,中国的伟人毛泽东,果断命令中国军队对印度进行“教训型”打击。

  随即,中国军队开始了快速的战争部署。速度可以说“惊人”,短短12天中国军队就在山下集结了1个军团即中国原18军后来的中国第21集团军。

  中国采用“中国式”最古老的兵法战术,引印度军队3个旅进入中国军队预设的伏击阵地,快速的歼击了其中1个旅的大部,其余印度部队开始向后撤退。而中国军队1支快速分队,翻越了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雪山,在气候及其寒冷的冰河河谷内,拦击了印度军队的退路。

  在此时,印度军队已然然陷入中国军队合围之中(约3万中国军队)。面对如此局面,印度指挥官竟然临阵慌乱,错误判断部队突围状态。没有在中国快速分队刚刚截击自己的身后时给予马上的反击。而是错误的认为,可以依靠全新的苏美装备的极大优势火力,进行反突击反包围。印度当时一名军官(少校军衔)对其国内家人电报称:我们只要依靠先进的武器,完全可以歼灭全部的3万中国军队。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