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措施]
一、总体措施
第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
一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清理整顿违规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另一方面,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第二,注重改革创新,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对能效、排污强度达到“领跑者”标准的先进企业给予鼓励,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和上市融资,引导银行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
另一方面,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着力解决责任不落实、公众环境权益保护力度不够、环境违法行为惩处不力等问题。
此外,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并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做好重污染天气过程的趋势分析,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度,及时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主动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信息。
第三,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合力。
治理空气污染须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大气环境质量负总责,要根据国家总体部署,确定本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任务到位、项目到位、资金到位。
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主动公开污染物排放状况、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自觉履行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环境保护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为上,引导公众合理适度消费和绿色低碳消费,鼓励购买能效标识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倡导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各种方式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尽力量。
二、体制机制措施
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突破行政分割、市场壁垒的束缚,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市场共建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形成有利于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有利于资金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是创新利益共享机制,破除京津冀间的合作障碍,让河北的要素进得去、京津的要素流得出,使三地攥成一个拳头协调发展。
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机制,主动加强与京津两市的沟通协商,对接京津制度安排和服务水平,逐步缩小与京津公共服务的差距,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建设。
四是创新工作推动机制,密切三省市间的工作联系,加强省内统筹协调,注重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建立政府联动、企业主动、民间促动的良好机制。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美丽中国”建设当不畏雾霾遮望眼
2、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3、用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4、“水陆空”治污是美丽中国诺言
5、生态文明编织美丽中国梦
[开头示例]
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拉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雾霾笼罩之下,类似的戏谑之言,在网络上已不鲜见,所引发的笑容多少也有些尴尬。毫无疑问,治理雾霾,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入冬以来,雾霾来袭,从北方到南方,我们经历着一场大自然对我们的洗礼,连连大雾,霾霾尘沙,恣意地肆掠着我们的大地,一场面对生态文明的思考沉积在了大家的心头,国家富强了,经济发展了,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曾经的那些“青山绿水”却逐渐地失去了靓丽的“色彩”。
3.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覆盖了我国近2/3的国土面积。建设和保护好这三大生态系统,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生态、奠定生态基础,林业担负着重大任务和神圣使命。
4.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5.积力之举无不胜,众智之为无不成。美丽天津已经谋篇布局,尽管任务繁重而艰巨,只要我们共同营造保护生态的良好风气,把绿色环保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实现城市外在美与内涵美的和谐统一、生态环境与发展环境共同提升,就能在创造中享有美丽、在建设中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